我家附近有一个农贸市场,每到买菜高峰,尤其是双休日,排队进停车场的私家车就会把不宽的马路堵得严严实实。由于那是我出门的必经之路,经常被堵当然会有一些微词,我就跟朋友抱怨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买个菜都要开车,真是矫情。结果反被朋友批评,说我平时肯定不买菜——这个农贸市场很大,里面的蔬菜和肉类品种多、价格便宜,最重要的是特别新鲜,所以口碑很好,声名远播,来这里买菜的不仅是周边小区的住户,更有几公里外的市民,因此有很多人是开车来的。
家门口这个农贸市场的火爆确实挺让我意外的。其实在它周围分布着好几个商业综合体,每个综合体里都有大型超市,按说买菜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如今在网上买菜也很方便,这么热的天,完全可以做到足不出户。没想到在这样便利的环境中,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开车好几公里,哪怕会堵车,哪怕停车位很难找,也要来农贸市场买菜,这确实改变了我的认知。
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很多旧的业态都在慢慢淡出我们的生活。可是买菜——去农贸市场自己挑菜、讲价、拎菜回家,时至今日依然是很多人的刚需。我本人确实不太体会得到买菜的乐趣,但是看到这样一种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还是会深受感动。
大家开着汽车来买菜,是不是说明农贸市场太少了?倒也未必。我打开手机地图搜了一下,除了之前说到的超市之外,附近的菜市场也不少,只是像这个农贸市场这么大这么全的不多。看来大家不是买不到菜,而是更希望享受逛农贸市场的乐趣。
这几年有一个现象:大型超市在缩水,不少知名大超市出现了闭店潮,即便是留下来的,营业面积也大不如前。相比之下,反倒是更原生态、更平民化、更接地气的农贸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表现亮眼。既然大型农贸市场经受住了市场检验,那是不是可以在布局上有所扩张呢?2021年5月28日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到支持有条件的社区改造提升商业中心、邻里中心等各类综合服务设施;丰富商业业态,支持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等进社区;支持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标准化改造;推广农超对接等举措。在随后商务部等13部门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中也提到“补齐‘一菜一修’”,支持菜市场(菜店)标准化、智慧化改造——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社区都能在一刻钟生活圈里配齐一个从田间直通顾客的美而全的农贸市场,大家可能就不需要开车几公里去“别人家的农贸市场”买菜了。
一边我们要多建一些农贸市场,另一边市政公用服务部门也可以有所作为。这几年杭州公交提出公交服务进企业、进小区、进学校、进园区、进医院、进中心的“六进”举措,其中“进中心”指的是进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当然也包括进大型农贸市场。根据客流走向和时间段适时增加“买菜专线”的供给,可以缓解大型农贸市场周边的交通压力。坐着公交车去买菜,或许也会成为一种大家喜爱的休闲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