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亩到千亩 3万到千万 退伍军人的滩涂沙地长出了丰硕成果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25 07:16   

风吹稻成浪,蝉鸣夏始忙。在钱塘区建华村,目光所至、皆是风景:连片稻田绿意盎然,农家、菜地、花园点缀在这片绿意之中,乡村如画、田园闻歌;远离城市喧嚣,游人穿行于阡陌间,在悠闲中感受夏日的美好……

退伍武警在跌宕中

找准滩涂地发展路

2008年从武警退伍的鲁伟权回家后,他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子,“开始,我承包了几亩土地,但在缺资金缺技术的情况下,靠用老方法种粮确实很难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通过考察,心思活络的鲁伟权逐步转向了苗木种植。由于经济作物收益较高,鲁伟权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农场的体量从2亩扩大到200多亩,苗木的年销售额也节节攀升,销售额从3万增长到了600多万。

但“做农业不容易,顺风顺水几年后,由于承包政策调整,2020年亏了100多万,把前些年的利润基本送进去了”,在这一年主营转向了粮油作物种植,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精神让他在全新的赛道上大显身手。

鲁伟权一方面借鉴老一辈的成功经验通过种植水稻和优化肥料使用,继续改善着当地的耕地质量,同时积极引入符合市场需求并适应碱性环境生长的经济作物,通过几年的调整,鲁伟权又迅速“回血”。

“但是改良后的土地和标准的高质量田地仍然有差距。”围垦区的土地经过多年的改良,种出的粮食口感依然偏硬,相比于市场中销售10元/斤的优质稻米,我们的收购价只有1.3元左右/斤。现实的困难就这样倒逼着鲁伟权寻找更适合的农村经济业态。

“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农旅融合”

催生新沙地农业

在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上鲁伟权启发了新思路,传统农业种、养殖结构相对单一,要取得更大发展需要走多元化道路,在符合当地特色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融合。

青绿农业在农业良性循环中,主要是秸秆循环利用和综合种养结合。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内部能量和物质循环,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秸秆处理一直是农户眼中的麻烦,原先都是焚烧,破坏环境,且秸秆中存在虫卵、草籽,且粉碎不足会破坏土壤结构,若还田操作不当,容易加剧农作物生长中的病害、虫害、草害、冻害等。但在鲁伟权眼里秸秆不仅是还田的有机肥料,还是动物的经济饲料。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进行秸秆清运项目,在2023年,鲁伟权累计将26吨秸秆制成饲料供应自家的农场,仅此一项就带来了52000元收益。在综合种养的大背景下,鲁伟权发展稻鸭养殖综合种养,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利用鸭子的生物防治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稻米的品质和安全性,产量提高20%左右,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系统,增加了收入。

“滩涂围垦是钱塘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记忆,基于此我在村里打造了‘农田公园’。”2022年,鲁伟权旗下公司用“企业+村集体”开发的模式,对千亩流转土地集中粮油种植,成为千亩粮仓种植标杆示范基地,同时植入了露营经济、烧烤经济、电商直播基地等新的业态项目。在为孩子们提供乡村农田课堂的同时,也让老一辈杭州人向海要地要粮,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奋斗精神得到了新时代的记忆与传承。

从几亩碱性薄田起步,如今鲁伟权旗下的杭州青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着3100余亩土地,经营涵盖粮油种植、蔬菜种植、水产养殖以及农文旅项目。企业年收入从第一年的3万增长到今年的1120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再就业200多人,助力增收130余万元。

沙地也能开出致富之花,在万千农创客的努力下,这样的奇迹还在不断上演。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孙飞扬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