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我在青海用行动注解“支教”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8   

口述:张旭 整理:记者 李师礼

张旭,杭州市袁浦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第四批援青教师,2019年7月-2021年3月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支教,担任德令哈第一中学的教务主任和一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以下是他的口述。

去青海支教,教什么?

刚到德令哈的时候,顾不上高原反应,在开学前两周,我便配合班主任朱云峰老师一起家访,深入家庭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学习基础、个性特征等。

我教的是德令哈一中初一(7)班的英语,全班49个孩子,背后是49个家庭,用了一个学期时间,我们完成了全班孩子的家访,有些孩子家里去了还不止一次。

班级共有蒙古族、藏族、土家族孩子12人,单亲家庭13人,孤儿1人。根据班情,我们配合班主任召开家长会,和家长们交朋友,既向家长学习,也向家长介绍我们杭州团队的班级管理理念和目标。

慢慢地,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改变。

道海龙同学的父母在离德令哈500多公里的牧区放羊,他从小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胆子小,缺乏自信。我们先后3次到他家里了解情况,鼓励他要阳光自信,并在班级召开主题班会,让班上同学多和他交流。渐渐地,尽管他的学习成绩提高较慢,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下课后也愿意和同学们一起说说笑笑。

魏占宝同学在他刚生下来时,妈妈便离开了家。在他5岁时,爸爸生病去世,他只能跟着叔叔一家生活。我们家访时,给他带去了学习用品,鼓励他好好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叔叔的养育之恩,同时将来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我和班主任朱老师多次找他聊天,化解他的心结,希望他积极看待身边的一切。通过我们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升,思想也有了不小的改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单纯的学业教授,只是我们工作的一方面。教学里面还有一块是育人,我尽量想办法,把杭州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有一些方法、做法,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带到这里,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我除了教英语,还兼任学校的教务主任,同时担任德令哈几个县市的教研员,经常去其他学校上公开课,和当地教师进行交流,为当地的教学提供智力支持,力争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工作至关重要,我随九年级班主任宋彪及教导处陈龙顺老师到几位辍学学生家里做劝返工作。同时,我还要完善学校教研工作规范,协助郑文礼副校长推进晨读工作。

为什么要参与援青?

说起援青这件事,我其实一直期望能参与。前面几批援青教师,区里一直没有名额,所以只能表示遗憾。但等真正有了机会,报名时还是需要勇气的!

为了让身体能满足高原工作的要求,我在平时就注意加强锻炼和保养。

因为要去很长一段时间,家里的事情也要安排好。2019年5月,我孩子刚刚保送高一,当年的学习很关键;岳父因为颅内出血,气管切开在家里康复疗养;爱人是社区的党委副书记,平时工作很忙碌。在和爱人反复商量后,一家人克服了很大困难,我去青海支教才得以成行。

我在德令哈的住地离学校比较远,考虑到来回浪费时间,于是我干脆每天中午都不回去,吃完饭就回到办公室,继续批改作业、整理资料等。

尽管由于高原缺氧导致睡眠质量差,每天早上,我还是坚持7点到校,进行巡视和班级管理。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无论是班级成绩,还是学校整体的教学教研氛围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让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有了意义。

我觉得援青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德令哈这个民族地区支教,为海西州脱贫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我倍感自豪!

一次海西行,一生海西情。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