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宫崎骏手绘动画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热映,这两天,一个关于老爷子的纪录片片段在网上传播。“宫崎骏:感受到AI对生命的侮辱”一度冲上热搜。
8年前,日本一家科技公司登门拜访,向宫崎骏展示用人工智能制作的动画短片。画面中,一个没有脑袋的躯体在地面上以奇怪的方式移动。他们想借此展现AI可以完成人类无法想象的创作,并表示最终目标是创造一台能像人类一样画画的机器。
宫崎骏打断了他们的演示:“我强烈感受到这是对生命的侮辱。”他说,这样的创作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也感受不到人类所带有的感情。
8年后的今天,AI还没能广泛在动画领域使用,AI生成的广告却已随处可见。
如果AI有意识
会为自己的审美羞愧吗?
白T恤、红色背带裤的外国小男孩,正在嗍一大碗意面,眼睛注视着前方咧嘴笑着。乍一看,这只是普通的西餐厅广告,可再多瞅几眼,就会发现不对劲的地方:有几根面条像是从小男孩的下嘴唇长出来。
白胖小子手握一支宝宝精华霜,脚踩滑板冲在前头;妈妈在身后追赶,面带笑容,手中却高举鸡毛掸子。道路两旁的中式风格建筑,店招文字都是“鬼画符”。这是某母婴品牌为旗下产品所做的宣传海报,出现在官方旗舰店首页。
而它投放在线下的广告牌,主角是个正在刷牙的小女孩,大到有点离谱的乌黑眼珠,没让人觉得可爱,反倒有一丝恐怖。她和吃面条的小男孩一起,最近正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并引发热议。
和一些正在或即将被AI重构的行业一样,广告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国外,谷歌和亚马逊从去年开始为广告商上线生成式AI服务;而在国内,除了淘天、京东、快手电商等为商家提供相关服务,还有WeShop、虹软等公司的AI商拍工具,卖家秀一键生成,分分钟制作成宣传物料。
只是,和当年的宫崎骏一样,不少AI广告不仅无法让大众买账,还遭到了非议。
“明明为了宣传产品,这些广告却让关注点集中在‘图看起来好假’,起不到好的宣传效果,更别提花钱的欲望。”有网友认为,这是一次审美大降级,当整条街充斥着AI广告,档次都被拉低了。
还有网友发出灵魂一问:“如果AI有意识,会为自己的审美羞愧吗?”
六指广告如果是同行生成的
有点丢广告人的脸
“如果是同行出品,有点丢广告人的脸。”在看到“六指广告”后,广告公司老板阿宝发出疑问,“会不会是为了节约成本,甲方自己生成的?”在他看来,让这样的广告出街,是不负责任的。
阿宝本科学的就是广告专业,和朋友合伙在杭州开了家广告公司,规模不大,但做了10多年也积累下不少回头客,尤其是电商领域。AI了解过也试过,但还没用于服务客户。
“理由?很简单,AI确实具有很强的生产优势,但不同的老客户会有不同的广告风格和需求。”他说,“这些风格我们了然于胸,但一般的AI模型可能没有足够的复杂度来捕捉和学习多样的风格特征。目前AI似乎也做不到精准地一遍遍修改,随机性太大,还不如自己动手。”
和他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从业10多年的平面设计师小软。她直白地表示,自己不喜欢使用任何AI工具和AI图,“作为从业者,我基本上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AI图,它有一种很强的塑料感。”
她知道加入一些特定提示词,AI可以生成一些大师风格的图,但作为设计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一旦被人察觉脱胎于哪位大师的作品,也意味着一场侵权争论,“甲方也有一些具体需求,两方面叠加的话AI给不了”。
在浙江传媒学院产品设计系副教授、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博士曹晓晓看来,当前市场对AI技术的过热追求,出现了一些仅仅为了迅速降低成本,或是为了AI而AI的蹭热度贴标签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审美的阶段性下滑。
更考验眼界、审美和创意
过去一年,曹晓晓本人也感受到AI对于艺术设计领域的冲击。她曾带队的一个项目,因为AI技术的成熟,突然被合作企业叫停,“因为对方预见到新技术的到来,会让原有的模式遭遇比较大的挑战”。
在实际教学中,她发现AI确实降低了技术门槛,能够让学生把灵感迅速具象化,创意有了更好的工具去激荡、表达和沉淀。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更加凸显眼界、审美和创意的重要性。” 曹晓晓说,“好的广告是否能够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全取决于创作者是否能将自己的灵魂打碎了融入媒介,技术只是辅助。”
去年下半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策略传播系主任章燕带队前往上海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发现包括麦肯光明、BBDO、蓝色光标、W等在内的广告公司都在积极探索AI的落地。
本学期,她开设的新媒体广告课程,其中一块重要内容就是AI广告,让学生通过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各种技术,完成创意制作。
她认为,目前投放在市场的一些粗糙的AI广告,问题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使用者的“专业性”,“现阶段肯定不能直接上街,后期需要人的把关、修改、完善,需要进一步完美。AI参与的部分,可能只占到整个广告制作过程的百分之五六十。”
正在让AI学习婴儿苹果肌和老人法令纹
和章燕的观点一致,在设计领域,积极拥抱AI几乎已经成为共识。即便目前把AI拒之门外的小软也承认,一旦AI变得更好用,自己也会拿它当日常工具。
本周一,中国美术学院在建校96周年之际,发布成立AI中心,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由北京奥运会、冬奥会美术总监陈岩担任主任,将艺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结合研究,用艺术智性去联通和牵动人工智能,对AIGC多维应用场景进行实验,对AI教育应用场景进行研发。
如何让AI变得更好也是产业界的一大课题。无界AI内容生态中心负责人赵杰诚透露,目前公司合作的广告业务相关的客户涉及车企、科技公司、数字营销公司、生活护理品牌等等,“最多的是电商类广告,比如把自家产品,嵌入AI生成的场景中”。
这些客户也向他们提出了各种细化的要求,牵扯到训练专门的模型对某个细节进行优化。“像是为了配合某母婴用品广告的需求,我们眼下正在攻克一个难题:让AI识别婴儿的苹果肌和年长者的法令纹,以及‘意识’到婴儿的牙齿并不会长全这件事。”赵杰诚说。
“目前AI在结构的确定性、情感表达等方面仍然难以达到人类的水平,但未来无疑是属于拥抱AI的。”曹晓晓表示,如果我们当前迈步过猛,大概恰恰反映了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或许我们应该步伐更稳健一点,在拥抱技术革新的同时,也保持对艺术本质的尊重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