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亚运攀登启“杭”丨产业如何焕“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3-27 15:09   

编者按: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开局之年,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型国际赛事。高起点再出发,后亚运时代,杭州如何乘势而上再攀登?

杭州市委宣传部联合浙报集团杭州分社推出《后亚运攀登启“杭”》系列宣传,聚焦杭州市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看杭州如何用好亚运资源,放大亚运综合效应,在后亚运时代“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敬请垂注。

潮新闻讯 2023年,在亚运的国际大舞台上,杭州狠狠秀了一把产业与科技的“硬实力”——

亚运会开幕式上,巨大的“数字人”与汪顺共同点燃亚运会主火炬,让全球认识到“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深厚实力;

亚运会核心系统100%“上云”,成为史上首届“云上亚运”,杭州现代产业体系的智能与绿色基因展露无遗;

亚残运会上频繁“露脸”的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智能导盲犬等“黑科技”,是杭州数实融合的绝佳“注脚”……

这些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的“硬实力”,是杭州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个“小切面”。刚刚过去的2023年,杭州锚定“打赢经济翻身仗”,全力推进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成功迈入“2万亿城市”。

在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后亚运时期的杭州,又要如何持续推进产业焕“新”?杭州已启动实施包括“双新”提能攀登行动在内的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铸就实体经济的铁柱钢梁,打造产业兴盛的新天堂。

冲刺新高峰

数字经济二次攀登

20年前,“数字浙江”启航。“天堂”杭州的内涵,也由“风景天堂”“西湖天堂”调整为“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

20年间,杭州大步迈向“数字经济第一城”:工信部所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城市百强榜》,杭州连续多年被列为“一线城市”。

纵观杭州数字经济崛起之路,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消费互联网是重要推手。站在新起点,杭州数字经济下一个“爆发点”在哪里?又要如何实现二次攀登?

“双新”提能攀登行动明确了前进方向。

ChatGPT的横空出世,拉开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竞逐的序幕。最近,视频生成模型Sora的发布,更是引爆了科技圈。

人工智能与软件信息产业紧密相关。杭州数字经济最大的长板,就是实力强劲的软件信息产业。这是杭州数字经济二次攀登最坚实的基础。

作为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的算法、算力和数据,杭州都有较好的基础。对杭州来说,关键在将算法、算力和数据有效链接,促进其发生“化学反应”,迸发出更为强大的创新力,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

补齐短板,也将推动数字经济二次攀登。杭州数字经济长期存在“软强硬弱”格局:软件信息产业占比超过七成,而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硬核制造”占比较少。

这几年,在“以设计带动制造”的发展思路下,杭州也在“疯狂”补强数字经济的“硬核”——

士兰微电子建设了5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等多条芯片生产线,中欣晶圆实现12英寸半导体大硅片的稳定生产,落地了浙江省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

2022年7月,杭州出台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实现800亿元、冲刺1000亿元,年均增长20%的目标。

2023年,作为杭州制造大区的钱塘区明确重点发展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与半导体材料三大核心,提升发展特色晶圆制造与先进封测两大环节,瞄准创新的“深水区”。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杭州数字经济的“硬支撑”正越来越有力。

此外,杭州还借力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这一国家级平台,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产业;抓紧布局量子科技、深海空天、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大力抢占新赛道竞争主动权等。

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2万亿元,增加值超过7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0%。

构筑新优势

五大产业聚链成圈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各地日益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产业集群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

当前,浙江大地正火热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在首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名单中,杭州有滨江集成电路等5个集群入围核心区名单,萧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底盘系统)等7个集群入围协同区名单,入围数居全省第一。

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杭州结合实际,正以全域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为牵引,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构筑新的产业优势。

在五大产业生态圈中,杭州已有两大产业地标崛起——“中国视谷”和“中国医药港”。

“中国视谷”是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打造的产业新地标。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已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通过“中国视谷”建设,杭州要实现“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产业跃迁,打造国际级产业名片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是“中国视谷”的启动窗口。走进园区,就能感受到产业发展的火热:吉利新能源汽车电子、矽力杰芯片测试、先临三维等重大产业项目紧张建设中;2023年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大批产业新星在这里施展拳脚,初步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的矩阵……

目前,“中国视谷”建设已纳入工信部与浙江省新一轮的整体合作协议。预计到2035年,“中国视谷”将全面建成,核心产业规模力争达万亿元。

2023年,是中国医药港的启动之年。这是杭州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的产业地标。

目前,杭州生物医药已形成“一核四园多点”共同发力的产业空间格局,以钱塘的杭州医药港为核心,辅以布局在滨江、萧山、余杭、临平等地的产业园和关键企业。

从杭州医药港到中国医药港,改变的不仅是字面的范围,更是对产业能级提升的期待。到2025年,杭州要力争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规模超5000亿元。

为推动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杭州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支持政策。2022年,出台了智能物联和生物医药产业政策;2023年,又出台了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等产业政策,实现“圈圈有政策”。

产业生态圈的建设,也让杭州加速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新格局。

重塑新体系

数实融合锚定未来

基于中国制造业第一大国的雄厚实力、“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要求,从中央到浙江再到杭州,都将数实融合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赛道。

推进数实融合,杭州起步其实很早。自2013年起,杭州就率先走出了一条从“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企业上云”到“未来工厂”的智造之路,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连续10年位列全省第一,先后成为国家首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和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但是与既定目标相比,杭州在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领域还有巨大的潜力和进步空间。那么,前进的聚焦点是什么?

不少专家认为,推进数实深度融合的重点和难点,还是在于如何激发企业数字化改造的积极性,在于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切实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存在感”和“话语权”。杭州正持续破题。

一方面,锚定智能制造这一方向,杭州深入推进“未来工厂”建设,促进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组织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拓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不断提升要素配置、分工协作和市场响应能力。

目前,杭州已培育了西奥电梯、紫光恒越、杭叉集团等一批未来工厂矩阵。在最新公布的2023年浙江省未来工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中,杭州分别有4家(含省属)、9家和15家入围。

另一方面,积极破除中小制造企业“数实融合”不愿转、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痛点。杭州已经给出方案:政府联合链主企业和数字工程服务商,聚焦产业链链主赋能和供应链业务协同,探索推动一批行业级链式改造解决方案。

这是一步妙棋:首先,大量中小传统企业转型成功并与链主企业形成紧密合作的产业链,能够有力提升杭州产业发展能级;其次,也能推动数字工程服务商队伍发展壮大,为服务商走向全国提供一个试验和应用的舞台。

数字基础设施既是推进数实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也是未来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的重要基础。当前,杭州已大规模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以算力基础设施为例,杭州主动拥抱大算力时代,正逐步构建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和边缘算力综合布局的算力体系,让算力在杭州成为像水电气一样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一个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制造业为基础,以数实融合为方向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杭州焕发出全新的发展活力。

来源:潮新闻  作者:策划 林丹 文字 唐骏垚 设计 聂李黛芳  编辑:高明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