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冲刺“全年红”!GDP增速杭州第一,余杭怎么做到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0-28 07:13   

都市快报讯  有全球之最的人工耳蜗、有让轮椅运动员站起来的外骨骼机器人、有点燃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智能仿生手……除了黑科技,这两天,“浙江第一区”余杭又凭实力刷屏。

今年前三季度,余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9.79亿元,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一;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1%,增速杭州第一。

这些数据是余杭要打赢全年“经济翻身仗”中取得的一次“阶段性胜利”。余杭是如何做到的?

精准施策

人才磁场引力更强

创新一直是余杭最闪亮的金字招牌。在余杭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主体,持续掀起全域创新澎湃热潮。

例如,程天科技公司人机共生外骨骼机器人等多个项目,近日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成果;湖畔实验室聚焦新一代视频编解码技术,能让未来的视频比“超高清”更高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将打造成为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基地、国际化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程天科技”的“下肢外骨骼步行康复器”,帮助阿富汗的轮椅篮球运动员重新站起来

创新活跃带来的是人才集聚。前三季度,余杭新入选市“西湖明珠工程”顶尖人才4人,位列全市第一。截至2023年9月,余杭人才资源总量突破39万人。

企业人才为什么选择余杭?

今年,余杭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打造“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营商环境升级版。

其中一大动作,便是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并在杭州率先启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一中心一平台”。

“一中心”指企业(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一平台”指“余省心”企业(人才)综合服务数字化平台。“一中心一平台”致力于为企业“一体化”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成长的烦恼”。

同时,余杭还重点打造特色化改革场景,首批推出6个“一类事”增值服务事项包。以人力资源服务专区为例,余杭推出“青年来余”“人才有为”“灵活就业”3个“一类事”增值服务事项包,努力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全面助力成长成才。

数实融合

主导产业再创新高

新增43家市外业务回归或新注册阿里系企业落户余杭;招引数字产业类项目78个,总投资额约408亿元,其中10亿以上项目17个;19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

今年前三季度,余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左右,如何实现?

一方面,服务保障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推动阿里“1+6+N”企业余杭布局保存量、拓增量。比如,服务保障菜鸟上市。

另一方面,壮大抖音系、快手系等腰部企业矩阵,夯实集聚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底座。

此外,余杭还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余杭集聚着4家省实验室、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等科研重器。今年,余杭组建了“亲科办”,抽调一批具有经济工作经验、熟悉产业政策的领导干部和高层次人才成立专班,“一对一”服务保障科研重器和科创平台建设。

企业是创新主体。今年前三季度,余杭已推荐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56家,均列全省第一。

产学研合作也在不断强化。今年前三季度,余杭已推荐省“尖兵”“领雁”重大核心攻关项目39项,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8项;完成技术交易额168.45亿元。

聚焦聚力

“双招双引”纵深突破

今年以来,余杭纵深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抓手之一便是发展总部经济。

在今年杭州认定的首批总部经济企业中,余杭就有55家,包括淘宝、同花顺、华立、天猫等企业。

这些企业“扎根”余杭,“藤蔓”则伸向四面八方;在各地“开花结果”的同时,也不断滋养着“根茎”壮大。

比如华立,在全球布局大健康、清洁能源、物联网、新材料、创新创业服务等产业,并在海外建设工业园助力中国制造“抱团出海”,但其总部牢牢扎根余杭。

发展总部经济,今年余杭动作频频,比如大力开展“杭州余杭·全球招商季”活动。成果也显而易见。

在今年的3次集中签约活动中,余杭共签约优质产业项目243个,总投资1232.68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9个、10亿元以上项目45个。这些项目中,大多数都是总部项目。比如,快手在余杭建设浙江中心,高德红外集团将数字科技总部落户余杭,爱康集团将总部迁入余杭等。

冲刺四季度,余杭重新明确了45项指标的全年目标任务,聚焦核心抓关键,全力以赴拼经济,奋力夺取“全年红”。

接下来,余杭将全面提升科研重器服务保障能力,完善重大科研机构服务保障机制;有序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推动传统商贸与线上新零售、新消费、新体验等新业态有机结合;围绕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空天科技等产业,深入布局元宇宙、量子通信、脑机接口等赛道……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周辰璐 通讯员 徐颖 谭琴  编辑:张翟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