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能否重回“浙江第一”?
2023年,这个问题成为了浙江城市竞逐的焦点。在2022年痛失“第一”之前,余杭已经在浙江经济“头把交椅”上稳稳坐了4年。
“浙江经济第一区”易主后,城市之间的较量愈演愈烈。每一次经济“季度报”公布,都能成为讨论的热点。
昨天,余杭公布2023年经济“半年报”,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56.11亿元,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增速10.8%,居杭州第一。
余杭方面表示,2023年,余杭经济运行“高开稳走、动力强劲、持续向好”。
2022年,杭州给余杭提出了“省内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余杭也以“干就干一流、当就当先进、争就争第一”的志气豪气来回应。2023年,余杭也一路保持先进,已经连续两个季度拿下“浙江第一”,这似乎也让余杭能否重回“浙江第一”的答案,越来越明朗。
余杭何以第一?
半年度“浙江第一”,余杭的成绩从何而来?
服务业稳,则经济大盘稳。
2022年6月,杭州市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服务业是杭州的战略支柱产业,必须始终把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突出的位置。
2023年上半年,余杭把这个经济大盘“端”到了杭州第一。上半年,余杭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278.96亿元,增长13%,增速杭州第一。
余杭的服务业“跑”得快,正得益于信息软件业的支撑。
前不久,浙江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重大项目发布,余杭13个项目入选,数量居全市第一。其中就包括那座长得很像O形塔的OPPO全球移动终端研发总部。2020年,OPPO全球移动终端研发总部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开建,以后,你在用的智能手机,就有可能是在这座O形塔里研发出来的。
当下,余杭已经布局完成以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科技金融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数字经济规模占到全市的1/3、全省的1/5,带动综合实力攀升明显。
2022年,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促消费,成为城市竞逐的重要赛场。
今年以来,余杭开展“数智嘉年华·完美生活节”主题活动、发放数字消费券和汽车购车补贴,光文化保障卡及文旅消费券,就发了400多万元。不断提升的城市烟火气,让余杭在经济上扳回一局。
近年来,网络消费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23年上半年,余杭实现网络零售额1043.75亿元,增长30.5%,规模跃居浙江第一,增速杭州第一。
一直以来,余杭电商都是杭州乃至浙江的一张“金名片”。据统计,余杭电商类市场主体5万余个,从业人数超12万。今年,随着快手浙江中心落户,余杭一下子集齐了“淘快抖”三大电商平台。
扬长补短,方成第一
细看2023年经济“半年报”,余杭在各条赛道上的成绩都非常抢眼。服务业、金融业、网络零售额、财政收入等都在总量或者增速上拿下杭州乃至浙江第一。
这些数据的背后,都可见余杭拼经济的实力和决心。
城市经济要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扬经济之长,更要补发展之短。
当下,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这也是余杭参与城市博弈的最大竞争力。
站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奥克斯中心59楼向下俯瞰,西侧的南湖科创中心、之江实验室、菜鸟网络总部,南侧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等尽收眼底。
这是余杭强劲的创新策源动能,也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余杭向来强于数字经济,要争上游,自然要“扬长”。
助力经济发展,余杭的科技正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上半年,余杭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48.74亿元,列全市第二。
上半年,余杭还与阿里总部及其“6+N”业务集团签订了一系列全方位战略伙伴合作协议。目前,已经有21家杭州市外业务回归或新注册的阿里系企业落户余杭。
余杭经济要争第一,还要“补短”。
一块是工业经济。
相较于服务业,余杭的实体经济支撑不够有力。不过,从数据上看,工业经济整体表现已经在慢慢回升。6月单月,余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余杭也已经在计划加快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打造“工业上楼”示范项目。
一块是市场消费。
之前,余杭的商业综合体布局并不均衡。西部片区注重产业发展,商贸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滞后。
目前,余杭一共有43个万方以上的商业综合体,以未来科技城、北部新城为核心的城市级商圈已现雏形,以仁和、瓶窑、五常、老余杭、闲林为核心的片区级商业核心也已经初具规模,并培育了以西溪印象城为代表的一批优质商业综合体。
入夜后,玉鸟集街角的包子铺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小酒馆,迎接着这个城市的年轻人。就连闲林埠老街,也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常。
余杭的商业体系,已经逐步实现了从郊区、社区模式向城市、综合模式的发展蜕变。
余杭如何实现“年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