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首届西湖未来论坛开幕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7-24 08:12   

合成生物论坛

人类离“喝西北风管饱” 还有多远?

用空气造肉、喝西北风管饱,这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合成生物技术的牛刀小试。

作为当前炙手可热的交叉领域,合成生物学就是利用经过工程化的微生物和细胞(如各种细菌、动物细胞),以及细胞的组成部分(如蛋白质、RNA),来生产人类所需的各种物质,或者产生全新的生物分子和生物体。

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引领“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的产业——前两次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和基因组测序,也被写入国家生物经济“十四五”规划。这门看似天马行空的“造物”学科,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应对粮食危机、改善人类健康、缓解全球变暖、外星探索……

在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实验室官网首页上,有一组巨大的齿轮,四周环绕着老子《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呈现了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德国工程院院士曾安平及其团队,紧紧围绕“1碳到3碳代谢系统调控机制及其工程化应用”这个核心科学问题,正在探索的四大方向。

举个听起来简单易懂的例子,捕捉大气中的碳等元素,合成化学品和蛋白质。碳,就是绕不开的那个“一”、合成生物的起点。

3D生物结构打印、智能生物反应器、新一代mRNA药物、基因治疗新工具、人造肉、美容保健……曾安平团队的这项探索,未来会有更多应用场景。

在合成生物平行论坛上,围绕“基础及前沿技术”“食品与健康”“交叉学科及应用”三个分主题,国内外学者专家将带来精彩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元英进的《合成生物学及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的《立足生物制造 发展未来食品》,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杨立荣的《非天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教授Andreas Kurtz的《器官重建和再生》……他们的报告将为我们打开生命科学的更多想象。

未来疫苗论坛

用更好的疫苗 守护人类的生命健康

“打了吗?”“注射还是吸入?”“四价还是九价?”这几年,人们对于各种疫苗的关注度和期待值都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成果之一,疫苗技术发展并变革至今。除了灭活、减毒活疫苗等传统疫苗,以及重组载体、DNA/RNA疫苗等现代疫苗,精准设计疫苗被公认为是下一代疫苗。

西湖大学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孙仁正在研究的,就是精准设计疫苗。在他看来,理想的疫苗应该能做得更多。比如应对仍在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是否存在一种疫苗,能实现更高效广谱的免疫应答?

他将在本次未来疫苗论坛上,以《精准改建病毒增加免疫原性-新型广谱疫苗研发平台》为题,分享最新相关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将带来《大流行期间饱和的COVID-19疫苗研发:经验教训与前景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董晨,想聊一聊《抗感染免疫与疫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舒跃龙教授则会分享《新型流感疫苗研发策略及进展》。

三天里,未来疫苗论坛还将举行三场圆桌讨论,分别围绕“新技术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疫苗新产品的研发探索与实践”,以及“疫苗产业未来发展新机遇”展开。康希诺、阿斯利康、深信生物、石药控股、葛兰素史克等企业负责人将与业界分享,如何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铺就疫苗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童蔚 通讯员 发改宣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