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被直接拒绝,老师被加收附加费,你曾遭遇过旅行社的职业歧视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7-20 08:43   

在日常生活里,你遭受过职业歧视吗?近日,有一位新闻从业者称,自己在网上团购预订一家云南旅行社的产品时,因一句透露了自己持有记者证后,被客服建议不要参加跟团游。

对于跑旅游线的我来说,这事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早在入行不久,就听导游讲过,这一行有三个职业“不受欢迎”,除了记者外,还有老师和律师。意料之外的是,很多时候这也只是一种戏谑,很少有旅行社真的把这三种职业拒之门外。 

一条心虚的线路

按照这位同行的说法,他原本是在线上和工作人员沟通,多问了一句,记者证是不是有优惠。结果对方直接打电话过来,确认他是记者后,就建议不要跟团,因为这种旅游团经不起推敲,他冒不起这么大的风险。

dfae1d5198b7c1774512be18fa232d6a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和许多网友推测的一样,这个团本身就有问题,经不起推敲。

当听说同行的遭遇,杭州一位资深导游笑出了声,他再次重复了业内“不受欢迎”的三个职业,顺便加了一个医生,“为什么这四个职业不受欢迎?因为这四种职业的人往往都见过世面,且很较真,维权意识非常强。”

他曾接待过多个医生和教师团,发现他们普遍会注重细节,比如菜品是不是符合标准、酒店干不干净、接待人员是不是专业,等等。“在我们看来,很多是职业上形成的习惯,大部分情况都能相互理解,通常正规的线路和旅行社也都不会直接将他们排除在外。”

如果遇到不太正规的线路呢?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就像这位同行遇到的,直接被拒绝。一种呢,早年间旅行社会收取一笔附加费用,针对的主要就是上述四类职业,因为他们会明确拒绝不正当的行程安排,比如强行消费,容易引发投诉。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国内线路,一些国外线路也会涉及,具体看旅行社的安排。比如,2014年的时候《北京商报》就曾报道,有老师参团去澳大利亚、新西兰,被收取了3000元的附加费。说白了,加上这3000元才是合理的市场价,没交这3000元的最终要通过其他方式补回来。

云南是低价团的重灾区

同一篇报道里,恰好也曝光了云南和四川的低价购物团。听到这次又是云南,旅游行业资深从业者筱先生表示,云南旅游确实坑不少,“几百块钱昆明大理丽江玩6、7天,哪里会有那么好的事,又不是做慈善,但有些人就敢开这种团。”

他本人大学的时候就跟同学一起参加过低价团,里面有购物点,想待在车上还不行,导游说必须下车。于是他们就跑到了人家卖翡翠的柜台上去打牌,好在导游看他们是学生,也没说什么。

但这两年,低价团被导游强行安排购物,闹出不愉快的事情还是非常多。“有些导游喜欢来文的,就是不停缠着你,拿话激你。有些呢可能会强硬一点,带点恐吓和辱骂。”一位导游说。

按照筱先生分析,这么多年来低价团一直存在,证明还是有部分需求。前提是有什么产品、能提供什么服务、去几个购物店、多少自费项目都能规范明码标价,这是最重要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预算报纯玩或者高端的旅行团,低价团确实也经不起用大众旅游标准去推敲,不过它也满足了一些人手头没钱但想出去玩的需求。

不让记者、律师参团,就能做到“零差评”吗?

“这都2023年了,还有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的确让人一言难尽。我们杭州的各大旅行社都欢迎记者、律师、老师来报名,只要产品品质有保证、服务做得好,就不用担心客人维权和投诉。”

听说这事后,杭州一家知名旅行社的副总经理程先生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旅游产品时,还是应该选择靠谱的旅行社,不要一味看重价格,而更应该关心品质问题,是否是纯玩团,有没有需要额外的自费项目等关键问题,要在行前了解清楚。

他表示,旅游业存在的乱象,也不是记者或者律师惹的祸。难道不让记者和律师参团,就能做到“零差评”了?现在社交媒体那么发达,不只是记者、律师,很多游客在面对不公平事时,拍视频、发图片上传到社交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如果旅行社自身有问题,被曝光是迟早的事。

在程先生看来,整个行业好不容易慢慢恢复元气,部分旅行社与其“因噎废食”地拒绝记者、律师,倒不如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过硬,就不需要去害怕别人来找事。相反,还要欢迎那些给自己挑刺的人,才能促进产品线路的迭代升级。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江玥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