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昨天在上海世博中心闭幕。在过去的3天里,30多款国产大模型扎堆亮相,成为热议话题。
但同时,大模型的江湖存在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加上ChatGPT热度渐退,这些事实正逼着资本冷静审视面向未来的大机会。
来自格灵深瞳的凝视
“你家大模型的特色是什么?和别家有什么区别?”会场里,这些问题往往会开启一场心照不宣的对话。一方想掩饰自家大模型建立在开源的基础上,一方有点狡黠但也带点期盼地想要一个眼前一亮的答案。
你爷爷一开源,我爷爷就创新。在大模型的江湖,中外技术鸿沟依然存在。从AIGC概念走红至今,全国从事AI绘画研发的团队早已超过40家,几乎清一色用着国外的开源体系。
当然,和安卓系统一样,部分团队会站在巨人肩膀上迭代,比如通过叠加其他技术,解决AI绘画对手部细节勾勒的缺陷。但这种微创新距离投资人心目中的“杀手级”应用似乎还有距离。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只要有足够的算力,利用开源算法和已有的数据,就能跑出一个大模型。除了头部几家,大部分的差距也许仅在于是否有足够多的钱买到显卡。这种同质化也是前段时间朱啸虎发出灵魂拷问的原因所在:99%的价值是GPT创造的,这样的创业公司有什么价值?
换句话说,如果阿里云、华为、腾讯、百度等巨头推出大模型,是为了对标微软,用大模型为云计算找到更大的应用场景,为千行百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那么中小创业团队的大模型是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为,动辄上亿的投入,最终不可能通过写几篇小作文、画几张画就能赚回来的。
朱啸虎质疑的另一大背景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狂飙后,大模型的热度已慢慢降低。一方面,ChatGPT的用户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此前业内预计ChatGPT+bing(必应)的杀手锏并未在短期内提升微软在搜索市场的份额。
这些事实正在逼迫投资人冷静地思考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
回到国内,资本市场仍然在为上一轮人工智能的热潮买单。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一度被投资人标榜价值3000亿美元的格灵深瞳,如今在科创板的市值不到70亿,即使在这轮热潮里也难以再起波澜。
当人类凝视AI时,AI也在凝视着人类。
最踏踏实实的一批人
在会场里,甘肃姑娘张娟可能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人。她从老家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积石山县,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上海。没有以她为代表的AI数据标注师,就没有如今的大模型,就像她略带紧张的感慨:“这么多高大上的科技背后,真有我们的功劳。”
这次展会上,来自中西部欠发达县域的数字就业中心被称为“最接地气”也最“最暖心”的参展商。他们主要为当地年轻人提供数据标注工作。员工中女性占了6成左右,很多是宝妈,或者是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
张娟就是其中代表。2019年大专毕业的她本来在兰州打工,后来因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被迫回到老家。幸好在那里,她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照顾家里的同时还能赚钱。
这两天,她第一次坐到了特斯拉的驾驶位上。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标注过自动驾驶相关的数据,比如说认识品牌、车型、续航里程等;也观看过无数个自动驾驶的测试赛,然后标注不同的障碍物。
在这轮大模型的浪潮里,以张娟为代表,在中国的西部山区和黄河边,一群人的命运正在被改变。她们靠着自己的眼睛和双手赚到了钱,为自己买了心仪已久的化妆品,在婆婆面前抬起了头,获得了满足心愿的能力和底气……
这是大模型影响的不确定时代下,为数不多的小确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