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暴富却损失惨重 想吃“馅饼”结果掉入“陷阱” 投资理财需谨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3-16 07:49   

59b4a8713b2cc476961a3ccf4d3b3cde_14332543_xsrbhx_1678888894183_s.jpg

民间资本发达的萧山,素以“藏富于民”著称。“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不少有了“闲钱”的投资者似乎深谙此“道”,纷纷“杀入”各种理财洪流中。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股“理财大军”里老中青三代均有不同比例规模。他们在股市、期货、基金、债券、外汇、保险等领域,均有涉足,而且呈现线上线下齐“发力”互不相让的局面。

假如有“幻想暴富指数”,目前看来有点高。由此,相关人士发出提醒:任何领域的投资理财,都需要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不少投资者往往“头脑发热”,“跟风”现象、“羊群”效应频现。有的损失严重,甚至倾家荡产。

而且,很多人一边想躺平,一边又梦想一夜暴富,有的人甚至把微信头像都改成了“暴富君”。暴富的浮躁心理日渐蔓延,特别是涉足投资理财的“水”时,特别难以把握,容易把伪装出来的“陷阱”当做了“馅饼”,结果掉了下去,爬不上来。

案例一:

70岁胡大伯300万元投资股票

3年亏了135万元

今年70岁的萧山胡大伯,过去是某机械制造公司财务高管,一辈子和“钱”打交道。退休后,闲来无事,对股市来了兴趣。从2013年开始闲赋在家,就将“股市”当做了“新职业”。

在翻阅了几本“入门级教材”和网上阅读了不少成功“案例”后,胡大伯信心满满,开始进入股市。从一开始买几千元、再到买几万元,胆子大了,竟然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去“重仓”。

胡大伯的投资“策略”就是:追逐热点,快进快出,吃“波段”。你别说,凭借他的“快刀斩乱麻”式的操作手法,短短几年下来,投入不到100万元,竟获利30多万元。虽然偶有“折戟沉沙”,损失也不小,但总体战果颇丰。

于是,胡大伯胆子更大了起来,从2020年开始,陆续投入300余万元,购买了3只股票,其中一只石化股“仓位”200多万元。没想到,受国内国际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他买的股票虽偶有反弹,但总体一路下行,至今已经亏损135万元,几近“腰斩”。

和记者“诉苦”时,明显能感到他很懊恼,家人对他意见也很大。我区海通证券一股票分析师看了胡大伯的“股票池”后认为,胡大伯投资股票犯了几个错误:一是投资的领域都不是他擅长的机械制造行业,而是其他领域。对于不懂的行业,很难把握其周期、规律、市场等基本面,容易“踩雷”。其次,胡大伯将300万元资金“赌博式”地重仓了一只石化股,而这三年恰恰是该行业巨幅震动的下行周期,他又没有及时止损,导致一只股就损失近百万元。再有,胡大伯仓位过大了。

这位分析师建议:老年人对股票感兴趣没错,少量投入,学习学习相关财经知识,不要太在乎得失,对丰富晚年生活有所裨益。但像胡大伯这样,投入资金过大,就不是“玩”了,一旦损失过大,还影响身心健康,得不偿失。

案例二:

50岁林先生“家族”

3000多万元投资索赔遥遥无期

如果说胡大伯是中了股市“水深”的“陷阱”,损失惨重,那么,50岁的林先生则是被高利息回报“馅饼”诱惑了。

林先生中年创业,在萧山的两家贸易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每年也有几百万元的纯利润。近年来,纺织花边贸易受国际市场影响,“不太好做”,他开始另寻他路。

一次,被一个朋友拉去参加了一个“高大上”的投资理财讲座,“站台”的也是国内较有名气的“经济专家”。林先生听得热血膨胀:理财产品年回报超过10%。

这家在国内有着相当“知名度”的投资理财公司,入驻萧山多年,受到了一些追逐“暴利”投资者的热捧。林先生没怎么多加调查研判,自己一开始就投入1000万元,家族其他几人投入了几百万元。

第一年,果然“分红”到位,收益达到了12%。第二年虽然下滑到了10%以内,但林先生见吃到了“甜头”,追加了1000万元投资,其他家族成员也追加了500多万元。但第三年“风云突变”,这家投资理财公司迟迟不给“分红”。并称:这个200多亿元规模全国性发行的产品,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贵州一个文旅小镇项目,目前项目“搁浅”,“分红”自然暂时没有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林先生等投资者连夜赶往理财公司驻地,发现早已人去楼空。不得已,他们组建了在杭几百人的“追讨群”,选出代表前往总部“讨个说法”,得到答案依然是“暂时本息拿不到”。时过三年,这笔3000多万元的投资,林先生和他的家族依然追讨遥遥无期。他们已起诉对方,碍于复杂的调查取证定性,案件至今没有下文。

林先生悔不当初,直言被“高分红”诱上了钩,害得家族其他人受了连累。虽然生活不受影响,但被“族人”埋怨,整日身心疲惫。

就林先生的投资经历,我区宁波银行一资深理财顾问分析认为:一段时间以来,萧山有部分企业主在赚到“第一桶金”后,没有继续在自己的实业上加大投入进行技术研发、扩大规模、数字赋能、转型升级,而是追逐了“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金融领域。

他劝诫这些投资者:投资理财是收益和风险共存的,尤其是打着高回报诱饵的理财产品,一定要倍加小心。按照现有市场投资理财品类,年化超过6%的任何产品都值得推敲。况且,投资理财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这往往是企业主欠缺的。

案例三:

“98后”“海归”金融硕士折戟同学“私募投资群”

不难发现,如今互联网上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诱人的投资理财项目,很多想要投资的朋友经受不住“高额获利”诱惑,盲目投身于各种“不靠谱”的理财产品中。

1998年出生的小陈就不幸“中招”。这个“高知高智”的小伙,还是上海财经大学本科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的金融“学霸”。毕业后的小李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并没有从事所学的专业。

工作了两年后,小李手头有了不少积蓄,加之家境不错,这笔钱他可以自由支配。想起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实际“操刀”上阵,有点可惜了。于是他大量涉猎国内各种投资理财类新闻,并不时“小试牛刀”,偶有斩获。

由于手头有超过百万元的资金,小李就想“干把大的”。为此,他还参加了EMBA的资本投资课进行系统学习,以便为实操做好“铺垫”。

就在2月26日,一则财经新闻铺天盖地充斥网上,让他惊出一身冷汗:广东深圳公安机关发布通报,前百亿私募基金全民通金融资本控股集团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目前公安机关已对2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已冻结相关资产。小陈恰恰就投资了这个私募基金产品,有整整100万元。

他是没经得住同是在EMBA学习的同学劝说,头脑一发热就跟投进来了。他懊恼地说:感觉是被忽悠进去的。原来,学习期间,有个同学也不怎么学习,碰到谁都主动加微信,然后把你拉进去各种高大上的“私募投资群”。小陈就是看着“私募投资群”群里整天各种“利好”消息,产生了投资私募这个门槛很高(起步100万元)的理财产品。

“三年翻了一倍”、“买了企业原始股,一上市就能翻几倍”、“定增数额不多,抓紧买”,这些“诱惑”最终使小陈头脑发热,“跟风”而进。这两天,小陈“惊奇”地发现,原来的“私募投资群”解散了。加他的同学也“拉黑”了他,打电话也不接。现在回过神来,小陈发现:他上当了,群里面的很多人都是“马甲”“托儿”,就是忽悠他们这种“小白”上当的。

我区一资深律师就小陈这种理财经历分析:私募基金推广有着严格的要求,投资者一定要看清楚宣传方式,私募基金不可以公开宣传推介,更不能以“私下群聊”推广。要十分警惕惯用的广场式路演、散发传单、随机拨打电话等推销方式推介私募基金产品。况且,还要看投资人数,单只私募基金总共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而小陈投资的产品多达数千人。

警醒:

五花八门的“理财术”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针对时下各种眼花缭乱的投资理财产品让不少人“受骗上当”现象,记者咨询了相关律师、经侦、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专家,他们总结出了几种投资理财“防骗术”。

一种就是当前极为“流行”的方式:不法分子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建立了所谓的“金融投资理财”群组。然后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发展对象,拉人进群。群里会有团伙成员扮演专家,有人扮演“投资小白”,专门表演给你看。“小白”提出问题、咨询经验、发表获利感受,专家们侃侃而谈、有问必答。这种软件,投资者断不可下载,更不要加群,以免受骗。小陈就是中了这个“套路”。

P2P投资前阶段经过清理,已经逐渐步入正轨。然而一些类P2P的“野公司”仍十分活跃。P2P平台因其投资门槛低、收益高、操作简单等优势,获得很多理财者的青睐。但有些不法分子,先是编造出“阵容强大,名校毕业,理财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再以“日进斗金”挑战投资人心理防线,最终在短期内大举敛财并“跑路”。殊不知,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返利都是套路。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年收益率达20%以上”等旗号,声称有内部消息可以帮投资者购买内部员工才可以买到原始股等有价证券,让投资者把认购资金汇入对方账户帮忙认购。为了提升可信度,还会给你提供一些对应的证券公司员工信息。一开始,可能确有收益准时打到你的卡上。可随着提现到手的金额增加,就需要认购更多的股票,一步步掉入骗子陷阱。骗子一旦“吸金”成功,就会立即关闭网站消失,所有的投资打了水漂。试想,内部员工才能认购的东西,怎么就找上你了?莫名其妙砸你脑瓜子上的好事,必有猫腻。

“理财师免费教学直播”是近几年出现的新花样,这是短视频新业态“裂变式”衍生发展的一个新套路。不法分子通过组织所谓的“投资理财交流群”,包装出一些“老师”来“视频直播教学”,吸引一些“小白投资者”入局。这些所谓的老师在直播间分析、推荐,指导群内人员购买和抛售。当你跟风投资后,会发现有的收益还不错,的确赚到了钱。再过一段时间,等你对投资理财师的信任逐步增加,他就会推荐你去炒虚拟货币和外汇等。当你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登录网址,投资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后,网站就会登录不了,所谓的投资理财师也直接“消失”了,到时投诉都找不到人了。

业界人士认为,投资理财,增加财富,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走合法合理渠道。一不小心,就会中了虚假投资理财的诈骗套路。

警方也提醒大家:那些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投资软件尤其要当心。他们所谓的“网上投资理财”,前期通过微薄的获利,骗取信任,待受害者大资金投入后就卷土而逃,从而使受骗者血本无归。网上所谓的“顾问”、客服及平台承诺只要号称投钱就能“稳赚不赔”的投资,都是诈骗。如果非要投资,一定要审慎理性,学好金融专业知识,提高思想觉悟认知,从而不轻易受骗上当。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文/记者 刘殿君 漫画/俞钦洋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