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妈妈找份工作,妈妈今年52岁,退休后在家有点无聊,想来杭州找一份做饭打扫卫生的工作。”新年刚过,新杭州人知知在社交平台发帖帮妈妈找工作。在互联网上,有老板开出二三十万年薪招聘退休的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再就业成为不少老年人的选择,特别是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工作让我感到快乐。”67岁的医美从业者王晓玲如是说。也有老人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想要“多攒点钱”。“银发”再就业或成新常态。
不过,也应该看到,“银发”再就业面临不少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在求职时还面临应聘渠道不畅、年龄受限、学历门槛较高等难题。
A
工作让我感到快乐 高知群体退休发挥“余热”
今年67岁的王晓玲,一生都在与“美”打交道。在杭州从眼科医生到专业做双眼皮的整形医生,从做第一例埋线双眼皮手术迄今,王晓玲亲自操刀的整形手术早已超过2万例。手术时间短,技术高超,客户满意度高,很多客户专程从外地慕名而来。“我退休了还在工作,主要是要对得起老客户这份信任,她们很多人追随我几十年了,有的一家三代人都在我这里做双眼皮手术,还有口口相传,介绍亲戚朋友来我这里。”王晓玲说,她工作最大的动力来自客户的信任,“其实我这几年工作节奏慢慢放缓了,医美机构聘请我去坐诊,也是以我的时间为准,所以我一周工作两三天,节奏很放松,状态也很好。”
在王晓玲看来,退而不休是一种生活状态。节奏放松下来了,她每年都会去北京、上海等地参加专业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把艺术的审美要求融入到眼部的整形手术中。
“对我来说,做眼科手术是一种享受。”王晓玲说,“每当来到手术台前,做我最擅长和感觉最有乐趣的眼整形方面的手术时,一切都安静了下来,全世界好像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全身心地沉浸在手术中,真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
“现在是我人生最好的阶段。”记者眼前的王晓玲,妆容精致,体态优雅,一点都不像60多岁的老人。现在的王晓玲,有足够的时间把自己的手术做成艺术品,也有足够的自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之外,她喜欢陪伴家人,外出旅游,运动健身和学习充电。让客户变美和变年轻,她觉得非常快乐,也算是在一生热爱的岗位上发挥“余热”吧。
对于不少退休再就业者来说,能够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余热”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有意义的事。“选择退休后继续工作,主要是想让自己的生活依然充实一点。也有好多人劝我:不愁吃不愁穿的,何必把自己搞得如此辛苦?应该趁还有精力,好好玩乐。但我还是觉得,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才应该是我生活的常态。”2016年初,俞老师从浙江大学退休,有几家单位邀请她去上班,她选择了出版社。“出版社的工作,要求认真、仔细,一旦有差错,白纸黑字,要改正就得付出很大的成本。有时工作很辛苦,遇到急稿还需要加班加点,为了弄清稿件中存疑的问题,要查找很多资料,费时费力。但当解决了问题时,与同事、合作者共享快乐时,新书出版时,我就非常开心,我感到能被这个社会所需要,说明我还有点用。”“高校中的老教授们大多老有所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浙江大学原宣传部副部长彭老师告诉记者,2015年退休后,她一直“退而不休”,目前是继教处聘请的继教工作督导,还是组织部聘请的兼职组织员,主要做学生思政工作,同时,她还在关工委求是宣讲团工作,对文宣工作始终抱有热爱。
B
闲着也是闲着 再就业群体心态普遍较好
张女士在一家台资企业做行政管理,今年2月刚退休。退休前,公司领导希望她留下来继续工作,张女士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说,现在这个年代50岁退休还真的很年轻,如果不工作挺无聊的,而且很快就会和社会脱节。“退休后心态更放松了,整个人不再绷着。前不久,我帮公司解决了一个问题,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日常工作中,同事们亲切地叫我张姐,对我的工作表示满意,我觉得挺高兴的。另外,选择工作也有经济上的考虑,孩子还没有成家,我们做家长的,总希望能多给孩子攒点钱。” 在张女士看来,退休后继续就业,是单位和退休人员双赢的选择,“毕竟做了几十年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另外薪资方面单位也不用缴纳五险一金啥的,成本也会相应下降。”
除了继续在原单位,有些退休人员选择到异地与子女团聚。 “帮妈妈找份工作,妈妈今年52岁,退休后在家有点无聊,想来杭州找一份做饭打扫卫生的工作。”新年刚过,新杭州人知知在社交平台发帖帮妈妈找工作。记者发现,社交平台上类似的帖子并不少,基本上都是替老家来的父母求职。父母退休了闲不住,希望找点事情做。求职方向男性主要是保安、仓库保管员等,女性则是住家保姆,白班阿姨负责做饭打扫卫生接送小孩等。每次帖子出来,都有很多雇主愿意了解看看,也有不少人因此找到了工作。
“西湖区接送小孩愿意吗?”“拱墅做家务来吗?”知知的帖子下,很多人想要知知妈妈去工作,目前,她正在逐步了解对方信息,想为妈妈挑选一份合适的工作。
C 线上线下发力 再就业或将成为新常态
国家统计局202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0岁到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其中,46.7%老年人重返就业市场为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19%求职者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34.3%求职者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去年,麦当劳招聘退休人员的话题备受关注。据报道,麦当劳招聘的具体要求是:退休员工女50岁以上、男60岁以上,弹性工作制。每周上4—5天班,每天4—8小时,工资为每月1800—3500元。昨天,记者登录多家知名网络招聘平台,输入“退休”二字,麦当劳的招聘信息赫然在列。记者发现,该岗位面向退休人员,福利待遇包括意外保险、带薪培训、节假日三薪等,招聘广告最后写道:“灵活排班,就近入职,欢迎退休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记者梳理发现,招聘网站上有些岗位直接标注要招“退休返聘”,给出的薪资在月薪1—3万之间,主要工作岗位为工程师、医生等技术类工种。此外,会计、保洁、晚托等也会招聘退休人员,这类收入在3000—6000元之间。
去年8月,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开通不久,就有5000余人注册找工作。昨天,记者登录中国老年人才网发现,也有杭州的老年人才在上面找工作,其中不乏厂长、高工、经理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不过,对老年人来说,线下找工作依然是主流。线上找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比如不太会用网上招聘软件等。今年62岁的老梁来自绍兴,目前依然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我们这行基本上是老乡带老乡,出来干了很多年了,前几年一次性补缴了养老保险,每个月都有退休金,但我想再赚点钱。”日前,记者在相关职业介绍所看到,前来找工作的50岁以上妇女也很多,“互联网找工作,不会呀。”来自衢州的于大姐爽朗地笑:“我们都是小姐妹互相介绍,或者直接到中介这里来碰碰运气。”
D 老年人就业并不容易“腰部”岗位稀缺
高知老人不愁工作,通常还没退休就有一堆企业“抢”。不过,对普通退休人群来说,再就业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近日,记者登录多家知名大型网络招聘平台,发现就杭州地区而言,年龄可涵盖到50至60岁的招聘岗位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低门槛的服务业和高门槛的专业技术岗。招聘年龄超过60岁的,就更少了。
采访中,一位公司负责人直言,老年人就业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不少局限性。老年群体的求职优势是薪酬要求不高、用人成本低,但年纪大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缓慢,此外还可能面临健康风险、劳务纠纷等问题。“一般互联网公司肯定不会要老年人的,传统的制造业的财会部门可能需要退休返聘的。”杭州华红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红梅最近很忙,来求职的人员络绎不绝,“一般育儿嫂月嫂要50岁以下,50-60岁的可以去医院做护工,去养老院照护老人,60岁以上的基本不要了。”
业内人力资源专员赵女士坦言,目前“头部”的专家技术人才不愁找工作,保安保洁等技术门槛不高的,也能吸引一部分再就业人员,但中间层,“腰部岗位”稀缺。一些岗位存在年龄歧视、学历门槛等问题。另外,目前市面上针对老年人的技能培训少之又少,缺少必要的就业培训。
除了岗位稀缺,传统的观念也影响到老年人再就业。“有的老年人出来再就业,受到子女阻拦,子女觉得亲戚朋友知道了会笑话他们,会觉得他们不孝顺。”赵女士表示,在招聘过程中,有碰到过一开始谈得很好后来没能顺利入职的老年人,问其原因,答复是子女不让。
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来说,老年人再就业也面临法律方面的风险。去年,就有媒体报道65岁的老人张某在务工过程中身亡引发纠纷。浙江浙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杭州市律师协会侵权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朱觉明认为,按照劳动合同法,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就业一般不构成劳动关系,为妥善解决工作时被侵权、拖欠报酬、人身财产受损害等法律风险,建议要签订书面的劳务合同等,通过合同的方式明确工作内容、报酬标准及工作受伤赔偿,以便维权有据。在签订合同前留意岗位是否适合自己的身体和专业技能。建议在合同中明确因公疾病受伤和医疗条款,给自己撑起保护伞。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宜年龄歧视,提供的工作岗位应当符合老年人的身体和技能情况,在签订劳务合同前应当让老年人披露身体和技能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和人身损害的情况发生。可以投保意外事故、意外生病以及突然死亡的保险险种,一方面对老年人是保障,另一方面减少用工成本。另外,工作时间方面,可以实行弹性工作制,包括缩短工作时间、居家办公等。
E 各有优势 老年人就业不是跟年轻人“抢饭碗”
怎么看待老年人再就业?是不是跟年轻人“抢饭碗”?接受采访的再就业群体和专家都表达了支持的态度。浙江大学退休教师俞老师对记者表示:“有人说,退休人员再就业,会抢了年轻人的饭碗。‘爷爷上岗,孙子失业’。其实,这种担心有点多余。退休人员与年轻人,他们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目前,我国退休的‘老人’,大多在五六十岁,身体各方面都允许继续工作,而且,工作经验丰富,人生阅历深厚,对于比较传统的工作,能够发挥自如。年轻人头脑灵活,有理论基础,容易接受新事物,更适合开创性的工作。在一个团队中,不同的岗位,可以优势互补。也就是说,两者各有专长,并不存在谁抢了谁的饭碗。退休人员和年轻人,各有擅长的技能,谁也不能取代谁,也无法取代。”
王晓玲也表示,对医生来说,她这个年纪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又在不断学习,如今手术操刀更加得心应手,并不存在“抢年轻人饭碗”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种互补,互相成长吧。”
“现在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远远超过我们这代人,他们的思想、理念等都是比较向前的,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敢于尝试拼搏的精神是我们所没有的,他们是新生代,未来这个舞台是他们的,我们会在下面给他们喝彩。”谈及再就业是否会“抢饭碗”,张女士的回答也是“不会”,她说,再就业群体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帮助年轻人更好地成长。“我们在后面托着,他们可以去试错,去拼搏,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就业或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早在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其中还提到,“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具体实践中,有专家建议,需进一步打通体制机制障碍,把老年人就业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并给予用人单位适当补贴,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另外,老年人在就业时,也应该尽量选择正规、可信的就业平台,谨防受骗。
尽管老年人再就业不是新鲜事物,但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话题。老年人再就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