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兔子,吹糖人……这个春节年俗艺人很忙 活动从大年初一排到了元宵节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1-29 08:02   

外桐坞村年糕队:一年一赴的约

“吃年糕,年年高!”

除夕前一天,转塘街道外桐坞村的年糕坊里,木槌子砸在年糕上的声音此起彼伏,仇顺昌和他的队友们正在打今年冬天的最后一批年糕,“打完这些就过年了,要到明年冬天再开打。”

“过去村里每年家家户户都要打年糕。”村民说,手工打制年糕在外桐坞村已经流传了600余年历史,曾是农户们冬季必备的一个“集体生产项目”,按老规矩,冬至之后就要开始打年糕。

近年来,手工制作的年糕逐渐被机器取代,为了文化传承,外桐坞村建立了村集体的年糕坊,还成立了专门的年糕队,过年前免费给每位村民发放5斤年糕。仇顺昌是外桐坞村年糕队的队长,从16岁开始学打年糕,如今已有70岁。村里现在有160户,600多口人,于是,每年春节村里3000多斤年糕的担子都落在了他身上。仇顺昌说,“手工打的年糕杭州别的地方基本没有了,所以每年冬天都有很多人专门跑过来预订。”

目前,年糕队有12人,每年元旦,无论在做什么,仇顺昌总要把在各地干活的队友们叫回来,在村里的年糕坊打年糕,这是他们每年春节一年一赴的约。除了村民的年糕,年糕队还要承接杭州各地市民以及外地游客的订单,过去没有疫情,春节期间他们还要受邀到各地去打年糕。

村里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的年糕节,每年都会吸引数万人赶来,品年糕、买年糕、逛集市。这里的年糕采用传统制法,经过淘米、轧粉、搂粉、上蒸、出蒸等工序,蒸好的米粉放进石臼里轮流捣,一上一下间,粉团变得柔韧。这样一槌槌砸出来的手工年糕,口感又软又糯。

“守艺人”,守住传统年味

今年,因为疫情暂停了3年的外桐坞村年糕节重启,活动现场游客们来来往往,仇顺昌一遍遍地向大家介绍年糕制作的工序以及村里的年糕文化,“光这个水桶就有100多年的历史。”

20斤重的木槌子,队员们轮流每人打20多下,需要10多分钟。不少村民和游客守在石臼旁,等着从石臼里取出热腾腾的糕花——俗称“年糕泽头”,热乎的年糕蘸着白糖一起吃,软糯Q弹。手工年糕,留住了浓浓传统年味。老爷爷老奶奶们吃年糕,回想起年轻时夏忙双抢冬作寒天忆苦犹甜。小朋友们吃年糕,香喷喷的年糕头蘸上甜蜜蜜的白糖,吃的是一份节日的喜气。

鲁立清的老家位于河北吴桥,是中国杂技之乡。1981年春节,他从电视上看到一位老先生像变戏法似的,把一块糖吹成一只大公鸡,从此迷上了吹糖人这门技艺。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那时候,这还是一门养家糊口的生意,干这门行当的人通常为了维持生计走街串巷、走南闯北,逢年过节时的集市、庙会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鲁立清几经辗转拜师学艺,学成之后也是如此,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凭着这门技艺走遍了大江南北。“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个糖人卖一毛钱。”鲁立清记得,“那时候村里的小孩多,白天干农活儿,中午和晚上的间隙去各个村里卖糖人,一天能挣5块钱。”80年代后期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好,在家过完正月初一,鲁立清就带着家当去山海关吹糖人,多的时候一天吹400多个糖人,能挣200元。如今做活动摆摊,一个糖人通常卖20元,从1毛钱到20元钱,时代在变,“过去,卖糖人是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如今吹糖人,卖的是记忆,为的是文化传承。”

如今,鲁立清和很多同行一样,再也不走街串巷了,从生意人变成了“守艺人”,舞台也从街头巷尾搬到了各个非遗主题活动现场。特别是今年春节大量线下活动恢复举办,这些“守艺人”的日程被排得满满的,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传统年味。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曹梦琪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打年糕、挂灯笼、剪福字、写对联……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年味儿总是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年俗活动,而这些传统年俗活动,离不开传统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