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费受到侵权怎么办?超过三分之一的老人选择主动维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1-10 07:45   

每日商报讯 近年来,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老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这其中也暗生了不少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对科技产品使用生疏、信息接收渠道相对闭塞、自我认知较弱等特点,炒作概念设置消费陷阱。

日前,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临平区消保委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活动,推出“放心消费大声说·消费街采”第六期,通过在杭州街头对老年消费者的随机访问,摸清消费诉求,排查消费隐患,帮助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据杭州市消保委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调研共收到9627份问卷,有效问卷9554份(有效线上问卷9479份,线下问卷75份),有效率达99.24%。

超过一半的老年人未受到过消费侵权

超过三分之一的老人选择主动维权

调研结果显示,受到消费权益侵权的老年人中,以75岁为分界线,60-75周岁老年人占比最大(92%)。结合线下调研访问情况,75周岁以上老人虽然判断力、分辨力降低,但因消费欲、消费能力、消费频率等降低,减少了其受到消费侵权的概率。相反,60-75周岁的老年人仍是消费市场活跃分子,这也增加了他们受到侵权的概率。

随着信息发展与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进入到了线上消费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受到消费权益侵害的老年人线上消费的比重略低于线下消费,呈几乎持平状态。具体表现为线下购物为50.8%,线上平台购物为49.2%。

从单项场景来看,淘宝、拼多多等网购平台是最容易被侵权的场景(33.2%),其次是小超市或小店(28.3%)。这两类消费场景均存在商户自律性影响大、消费监管有难度这两个特征。

从结果来看,超过一半的老年人未受到过消费侵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受到3次及以上的利益侵害。但可喜的是,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老人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会主动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媒体等渠道维护自身利益。

老年投资理财、保健品购买等易发生侵权

近些年,老年人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但仍有一些不怀好意的金融理财机构、民间投资借贷公司利用老年人对理财知识掌握相对匮乏、缺乏风险意识等特点,借机将“黑手”伸向了这一群体。

调研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现象。数据显示,老年人在投资理财领域受到侵害的比例非常高,达到了37.1%的占比(其中,金融理财19.9%,收藏品投资17.2%)。

而线上购物、保健品购买、预付款充值等领域紧随其后,分别占17.8%、16.8%、16.5%。

调研发现,老年人消费侵权案例中信息渠道来源较多,受访者认为被侵权最大的原因是听信了宣传广告(46.5%)。其中电视、报刊广告影响较高(27.2%),其次是电话推销(19.3%)。因占小便宜、贪图优惠的心理导致的原因位列第二(42.3%),包括了虚假宣传(占18.8%)和优惠充值套路(23.5%)。

由此可见,发达的互联网以及相关的新闻媒介,是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有利”渠道,他们把握了老年人群体对新鲜事物的分辨率低、诱惑力大、投机心理强等心理,进而侵犯其合法权益。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通讯员 刘丽芳 记者 汪晓筠 实习生 赵明远  编辑:汪浩
返回
近年来,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老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这其中也暗生了不少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对科技产品使用生疏、信息接收渠道相对闭塞、自我认知较弱等特点,炒作概念设置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