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农户”是农业发展的主流产业模式之一,在新科技频出、新业态频增的现在,萧山的中小型农业公司又是如何“各显神通”,助力农户增收共富呢?
我们找到两个样本,一个是戴村的“映山红”,他们让农户的鸡戴上脚链,必须跑满100万步才能上市,这到底是什么“神”操作?蓝海小镇摸索出“农业+文旅+三产”的发展思路,农户干同样的活却能拿两份收入,到底能打动多少人?
样本一:
映山红:科技助农
戴村镇云石群山上,上千亩野生映山红竞相绽放,一团团、一簇簇,越山而过的风浪蹚过漫山遍野的红。这两年来,山下的村庄仿佛也在极力呼应着这火红的美景,过上了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公司兜底销售,让农户愿意种菜
因为喜爱戴村的映山红,杭州萧山映山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国柱给公司取了个“花名”。
创办企业之前,孙国柱当过几年大石盖村村书记,之后扎根戴村乡野搞事业,主要是想利用企业的市场优势,找到一条能与农村、农民携手致富的路子。而且,未来的乡村经济发展一定是“授人以渔”,是用“造血”代替“输血”,不是单个企业的“独乐乐”,而是企业与村民的“众乐乐”。
对于瞄准乡村的创业者来说,乡村振兴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因为乡村有闲置的土地和老百姓,而企业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
大石盖村就是映山红的首个“试验场”。原先房前屋后荒芜杂乱的废地,如今已被改造成了大片整齐有序的菜地,每块田都会被相应的农户认领,插上自己名字的铭牌。累计开辟近4万平方米,名字就叫“初心菜园”,种上了小番茄、茄子、花生、玉米、辣椒等。
“现在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菜,每天打理菜园,晒晒反而更健康。而且,卖菜的收入有几百元,积少成多,也是一个增收来源。”大石盖村一位正在菜地浇水的村民说。
“最根本的是要让农户很愿意种菜。有些农户怕种了之后卖不出去,所以我们企业就会来兜底。农户种了之后,企业以市场价回收菜,再想办法卖掉。”孙国柱探索的这种运作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消除农户在销售问题上的后顾之忧,全身心无负担地投入到种菜中去;另一方面,农户种的菜允许自己吃,大概每户会吃掉30%,这属于无偿提供给农户的部分。
之后,孙国柱的团队又摸索出了一套筛选农产品的流程:农户种菜—村团长收菜—专业人员检测样品—测评员试吃附加核验—上市。
“村团长”这个人也是“严选”出来的。此人必须是村里的“百事通”,要熟悉各家农户的农产品种类、数量、品质等情况。目前,映山红在戴村的佛山村、枫桥村、尖山下村、张家弄村、大石盖村共5个村庄设置了“村团长”一职,企业通过党建联盟找到村委会与村党组织,选拔3-4人作为“村团长”候选人,再由企业选出1位,进行为期一月的考核测试,通过后才可上任。
“村团长”一职还是责任制的,如果他收上来的农产品出现质检不过关的情况,哪怕只有一单货、两单货,映山红也会因此拒收他负责的整个村的农产品。
据统计,今年3月,杭州萧山映山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700余户村民免费发放南瓜、茄子等优选种苗29500余株,玉米、毛豆等优质种子292.5斤。预计今年年度可收购作物105吨左右,增收105万余元,户均增收超过1500余元;种鸡14525只,种猪75头,带动增收266万元左右。
鸡必须跑满100万步才卖,只为构建信用体系
映山红的跑步鸡戴上脚环,必须跑满100万步才能上市,这并不是什么噱头,而是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
跑步鸡的第一代MAD脚环传感直径只有15米,鸡稍微跑得离数据接收器远一点,数据就无法实现有效回传。研发的第二代脚环传感直径达到180米。去年研制出来后,映山红用50只鸡做了先行试验,现在试验周期已过,第一批试验鸡已经可以拿去卖了,今年5月起正式投放第二代脚环。
“菜场一只4斤重的鸡卖40多元,但跑地鸡能卖138元,我们养鸡也有了动力。”山区的村民感慨道。
“农业经济治理的前端是建立信用体系,市场上每家卖土鸡的都说是农家养的,那我们就拿出可视化、可信的数据,让城市消费者信服。”孙国柱说,如果同样养7个月的鸡只跑了90多万步,我们就要去检测这只鸡,是不是生病了?为什么懒动呢?
为什么要推出跑步鸡概念?孙国柱认为这是自己办企业的初衷,因为只有把乡村治理、农产品标准化、农产品市场化联动起来,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才能带动农户增收共富。
聊到目前的困难,孙国柱表示,现在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销售方面,如何打开消费市场,如何解决物流成本高的问题,是两个难点。“现在实行起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通乡村‘村团长’与城市‘社区团长’之间的关节,一定要落实到有人买的地方去。”为此,映山红在韵味萧山、都市快报等App上进行推广宣传,同时还设置两个地推团队深入城市社区,一天销售额最多时2万元,一星期最多能卖掉35吨农产品。
为了解决乡村物流成本高的问题,映山红正积极与中国邮政商讨,尽可能通过合作,把南片几个镇的物流做一个整合,以后农产品就可以经过中国邮政帮企业落地配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