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仍以散户为主,房价下降居民观望情绪浓厚。《经济日报》头版连发8篇评论,事关楼市、股市、就业……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5-08 18:43   

都市快报综合经济日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连日来,《经济日报》头版连刊8篇金观平(“经济日报观点评论”)文章进行解读,涉及楼市、股市、就业等。读懂这8篇解读文章,就读懂当前中国经济。

1.稳就业需更多实招硬招

(《经济日报》4月30日头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稳就业的重要性,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实招硬招。

目前,餐饮、零售、旅游、民航等行业正经历“倒春寒”,很多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遇到困难,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为此,要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将中央出台的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加快政策兑现,把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部分行业社会保险费阶段性缓缴,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企业吸纳重点群体补贴等政策及时送到企业手里,帮助企业纾困发展,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既要稳岗,又要扩容。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是重点就业人群,涉及人数多,要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要提高岗位信息、培训指导、创业扶持等资源投送效率。在拓展就业渠道方面,各地应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发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城乡基层就业,支持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还需立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分析研判促进就业面临的长期趋势,尽早施策、及时应对。要认识到结构性就业矛盾将长期存在,从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为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2.着力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

(《经济日报》5月2日头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实施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是助企纾困发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力度和规模空前。统计显示,截至4月20日,累计已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1万亿元以上。

上万亿元的政策红利,给广大市场主体注入能量和活力。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增长的困难挑战明显增多,市场主体面临困难加剧。积极应对新挑战,必须加力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更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稳住经营,确保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稳定。

政策实施要加快、重效、协同,还要注重防范风险。当前,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初步显现,下一步以“加速度”深化实施,必将释放更大红利。政策早落地见效,企业早纾困发展,宏观经济大盘稳定就更有牢固支撑。

3.发挥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效能

(《经济日报》5月3日头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提到货币政策时强调,“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管理部门近来出手迅速,“金融23条”、降准等举措接连出台,既有总量上的资金支持,又有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政策安排,更有针对当前疫情下行业企业“痛点”的纾困措施。政策出台快、力度强,接下来更需要金融系统凝聚共识,需要各地加紧细化,需要金融机构积极用好用足各项政策,齐心协力将政策迅速落到实处。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空间足,增量宏观政策工具储备“篮子”丰富,有信心、有能力支撑宏观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近期,在降准释放的5300亿元低成本资金落地后,人民银行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这2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将为企业创新发展撑腰鼓劲。

接下来,货币政策应更好发挥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确保总量合理增长的前提下,继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更多信贷资源流向更有需求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4.积极有序引入长期投资者

(《经济日报》5月4日头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指出,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近年来,险资、社保、公募等长期资金“奔涌”入市,投资A股的量和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总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仍以散户投资者为主,资金短期化、分散化特征明显,这也是造成市场波动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使其真正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还需加快培育长期投资者队伍,吸引“长钱”稳步、持续入市。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本源,引入长期投资者,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重要一环。要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契机,加快营造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好市场生态,发现并鼓励更多好企业上市,毫不留情淘汰差企业,激发上市公司提升经营管理质量的内生动力和行动自觉,更好满足长期资金对于投资标的避险属性的高要求,让越来越多投资者乐于“做时间的朋友”,并收获“时间的玫瑰”。

长期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还需加快构建良好市场生态,为“长钱”顺畅入市铺好路。可适当放宽入市门槛,通过优化保险、年金、社保资金入市比例要求等,给长期资金划定更大活动空间;可有序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继续拓宽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拓展和优化沪伦通制度、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供给等,吸引更多优秀外资证券基金机构来华展业,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5.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日报》5月5日头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这一表述意义非同寻常。

今年1月份,九部门出台了《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3月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提出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从《意见》强调“规范健康发展”,到金融委会议提出“平稳健康发展”,再到中央政治局会议突出“促进健康发展”,传递的信号更为积极,市场反馈也更加正面。可以说,平台经济预期向好的信心显著增强。

长期以来,我国对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四新经济”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近几年,针对平台经济在数据安全、算法安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侵害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存在的乱象,我国坚持规范和发展并重,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推动了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作用是积极的。针对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补短板、强弱项,营造鼓励创新、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应该看到,现在提出促进健康发展,并不代表要放松监管,而是随着一系列监管措施和政策的完善,基本确定了平台经济监管的四梁八柱,使平台经济乱象逐步得到遏制,并进入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可以预计,在加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后,对平台经济的后续监管将从非常态的集中治理走向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原则的常态化监管,在防止各类问题再度发生的同时,为平台经济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6.因城施策完善房地产政策

(《经济日报》5月6日头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表明了中央对各地因城施策完善房地产政策的支持态度,释放出更为积极明确的信号。我国地域广大,城市众多,且城市间差别大,长时间采取同等严格的调控政策,既不符合各地具体实际,也会影响市场正常需求的释放。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分化十分明显,一些城市房价出现下降趋势,居民观望情绪较为浓厚。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体责任在地方,在市场出现变化时,因城施策出台调控举措十分必要。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城市将过去收紧的调控政策放松,包括放宽限购、限售、限贷,发放购房补贴,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应该看到,取消或者调整过去的阶段性调控政策,有助于稳楼市,减轻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压力。

需要强调的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稳楼市应避免政策调整引发新一轮投机行为,不能给炒房者大开方便之门。

7.千方百计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经济日报》5月7日头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这是在全面分析经济形势基础上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联系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了五方面20项重点举措。为巩固发展14亿多人大市场打出的促消费“组合拳”,引发了国内国际广泛关注。

在《意见》提出的重点举措中,列于首位的是“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这是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进而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一个关键所在。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冲击消费端,冲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低收入群体和基本民生带来很大影响。

目前,我国有超1.5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保住市场主体,就能保住就业;有就业,就有收入和消费,就能推动经济增长。中央和各地纷纷出台减税降费、缓缴社会保险费等纾困举措,一些外卖平台等相关企业也积极响应,通过降低佣金帮助中小商户渡过难关。

实践表明,减税降费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是助企纾困的直接有效办法。各地还要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使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以稳定市场预期。另外,金融系统也要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等多种措施,向实体经济让利,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应当看到,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正常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消费也将逐步回升。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又有远近兼顾、协同发力的政策支持和工作部署,消费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

8.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经济日报》5月8日头版)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指出,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今年外贸外资工作开局总体良好,顶住压力实现了“开门稳”。不过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环境更趋严峻复杂,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要确保全年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必须抓好已出台稳外贸政策的落地见效,研究切实有效的新政策,并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让各国企业在开放的中国大市场中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拥有可期的成长空间。

稳外贸,应继续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实,尽快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还应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和中西部地区。推动开放平台建设,发挥营商环境和制度型开放优势,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加强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全面清理与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不符的规定,落实外资企业公平待遇。充分发挥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作用,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稳定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预期和信心。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汤晨琛 综合整理  编辑:管鹏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