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寂寞,老年人越来越拼了!杭州大伯大妈最近都在忙这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10-14 10:18   

每日商报报道 因为参加了综艺节目《屋檐之夏》频频登上热搜,一个和人们原本印象中整天被簇拥的太后不一样的刘雪华出现在人们面前。“电视机24小时不关”“大热天也要出门去吃饭”……这些奇怪的现象背后藏着一个让人心酸的真相——62岁的刘雪华对智能设备一无所知,不会上网,不会用App,不了解智能技术的她独自一人过着几十年不变的生活。

事实正是如此,当年轻人在享受着移动互联的便利时,全国数量高达2.5亿人的老年群体却被一道数字鸿沟阻挡在了便利生活之外。

在灯芯巷社区的智能手机老年培训班里,章阿姨已经连续报了三个学期的课程,虽然每学期的内容都差不多,但张阿姨依然每期都报名参加。在望江街道的公益课堂里,李先生正在记录家庭智能设备使用的方法,在这个课堂中讲得内容大多和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设备的使用方法有关,虽然李先生对于上课的内容已经了然于心,但他却依然每堂课都到……

如今,一场由浙江省科协等7个单位下发的《关于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2021-2023年)的通知》正式向数字鸿沟宣战,老年人数字鸿沟这一难题在杭州将得到有效化解。

2.5亿老年人群体 渴望跨过数字鸿沟 适老化改造需要全社会来参与

无线怎么连?视频哪里看?微信怎么用?健康码怎么打开?

9月13日,杭州翠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别开生面的视频连线活动正在进行着。在科普培训现场,志愿者与老人们逐个面对面进行体验式教学,教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几遍下来,老人们都能快速打开健康码、菜场购物微信支付、打车以及支付宝收支等操作。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标配。用微信沟通、用支付宝消费等在年轻人看来稀松平常的操作,却困住了很多老年人。数字生活,成了老人们眼前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今年科普宣传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一部《老邢行不行》的科普微剧让人们很“入戏”,也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在剧中主人公“老邢”因不想麻烦子女假装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社区也以为他是个“数字生活达人”,其实他线上挂号不会、线上买票也不会,因而闹出了不少笑话,最后选择了去社区报名参加手机培训班,努力融入现代生活……

对于这部微剧,70岁的章阿姨深有感触。“我的情况正和老邢一样,女儿和女婿的工作都很忙,我在社区的智能手机讲座上听了好几次课,但都没能完全学会,我觉得都快和时代脱节了。”

实际上,老人们对于数字技术的渴望和需求远超过年轻人所了解的。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9.32亿,占网民总数的99%,其中60岁以上网民占10.3%(0.95亿)。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2019年末已经达到2.5亿。这意味着,至少还有1.5亿老年人不会使用甚或没有智能手机上网,对于这部分老年群体来说,如何上网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摆在老年人面前的难题之一就是学得慢忘得快。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老年人群体对于智能设备的需求非常旺盛,而背后的故事往往让人唏嘘。

老年人努力使用智能产品

背后是他们渴望与年轻人的交流

9月底的杭州还在秋老虎的威势下热浪滚滚,树上的知了也像被烈日晒干了水分,无精打采的叫着。年近七旬的施大伯却冒着暑气前往离家不远的华数营业厅,对于他来说,一个关乎他宝贝孙子的大事必须在当天完成。

一走进营业大厅,施大伯顾不得身上湿透的衣服,径直来到咨询台。“我要装歪非!超高速的那种!”因为口音的缘故,工作人员一时无法理解,这引起了华数智家工程师易师傅的注意。再三询问后,易师傅终于得知,施大伯要办理的业务是安装wi-fi。

对于施大伯提出的要超高网速的要求,易师傅觉得很奇怪,细问之下,易师傅觉得有些心疼。原来施大伯是为小孙子装的Wi-Fi。他介绍,自家的小孙子难得来一趟,但受到老房子结构的影响,家里的网络信号不是很稳定,信号最好的地方是客厅,最差的地方是房间,但客厅没有空调,天气一热,小孙子就不太想到爷爷家玩了。

施大伯介绍,自己对网络不了解,平时使用最多的就是用手机上网看看新闻。在得知了施大伯的需求后,易师傅当天就带着工具上门,并实地测试了一下老人家里的网络,提出了解决方案。除了对网速进行升级,还对组网进行了优化,确保房间里的Wi-Fi没有死角。“优化组网对我们来说很简单的,上门来测一下网速,安装一下设备,顺利的话10来分钟就搞定了。”易师傅说。

为了孙辈们能常来看看而对高速网络有需求的老年人群体并不在少数。家住婺江路的李先生就为了能让孙女能够顺畅上网课专门请华数工程师安装了高速宽带,并在房间里安装了一整套的信号调试设备。“儿子的工作要用到网络,我老伴爱看电视剧,需要稳定的信号,后来还是上门检修电视机的华数工程师告诉我可以升级家里的网络套餐,家里的信号才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

这些技术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杭州独居老人为“心肝宝贝”装上摄像头

如今,在杭州,不少老年人正在加入到积极学习使用智能设备的队伍中。9月27日,央视四套特别关注了杭州老年人群纷纷装起一键呼叫系统,这让老年人群体享受到了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在杭州,也有不少企业正在针对老年群体的需求开发了多种产品。易师傅介绍,有些老人会在床头安装SOS报警系统,独自在家如果突然不舒服,按一下,消息很快会推送给老人的子女、社区人员和医疗服务人员,相关人员很快就会上门帮助与救助。

除此之外,还有独居老人为了能在外出时也能看到宠物在家的情况特地安装了智能摄像头。华数黄龙营业厅工作人员沈丽莉介绍,自己曾经上门为一位独居老人提供过服务。这位老人一个人住,平时只有一只猫咪陪伴,在谈话中老人提到担心自己外出时猫咪的情况,为此她向老人介绍了“华数眼”产品,这一产品不仅可以360°旋转,手机实时监控,还能对讲,有时候猫咪不乖的时候喊一声,它会循着声音分散注意力,不再继续危险的行为,老人听着很感兴趣,这也进一步增加了老人学习智能设备的信心。

杭州出手解决数字鸿沟难题

杭州的企业正在努力化解数字鸿沟这一难题,作为数字经济高地的杭州也已经吹响了解决老年人智能设备难的号角。就在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浙江省科协等7单位下发了《关于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2021-2023年)的通知》。杭州市发改委等部门也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杭州市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

据《杭州市“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2021-2023年)工作方案》(下称科普专项行动),杭州计划三年内培训老年人35万人次以上。今年,国家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也已出台“共同富裕行动计划”。科普人也在思考如何用科普服务赋能共同富裕?让老人走进数字时代,也正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

目前,杭州已经拥有科技志愿者2135名、768个教学点,累计编印适用教材《指尖上的科学》3万册,累计培训老人46197人次。其中,西湖区17253人次,上城区6926人次,余杭区6623人次。

对此,华数智家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老年人本身就是华数电视业务的主要客群,华数有随时待命的智家工程师,在帮助老人适应数字时代,弥合数字鸿沟上理应做出表率。”

接下来华数分布在杭城的各大营业网点都将聚焦老年服务的各种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信息化助老服务创新并行,积极践行爱老助老社会风尚,帮助老年人群体融入信息化社会,为他们提供更优先、更便利、更温馨的华数服务。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朱光函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