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新势力车企开启竞争新格局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7-29 10:34   

每日商报报道 在美股上市近一年后,理想汽车于7月26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预计很快实现在香港的双重上市。而半个月之前,小鹏汽车赴港上市刚刚成功。蔚来汽车更是在今年3月就递交了赴港上市申请,但因为一些原因尚未通过。美股上市还不够,如今头部的国产造车新势力车企转头又都铆足了劲儿赴港上市,到底是何原因呢?

理想港股双重上市 未来新产品层出不穷

据港交所7月26日披露,理想汽车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如果一切顺利,理想有望在一个月之后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申请的是双重主要上市,由于条件相对宽松的“二次上市”需在交易所拥有至少两个会计年度的合规纪录,2020年才在美股上市的理想无法满足这项规定,要求更为严格的“双重上市”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这跟半个月前刚回归港股的小鹏是一样的情况,理想汽车也因此成为继小鹏后,第二家“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事实上,理想也正在“创造”它的最佳时机。目前理想只有一款理想ONE在售,据今年6月上险量数据显示,理想ONE上险量冲刺到了7827辆,在中国新势力品牌中,首次超过蔚来和小鹏,创历史新高;而在理想公布的一份中大型SUV销量名单里,理想ONE也超过了上汽大众途昂、雷克萨斯RX、宝马X5、奔驰GLE等豪华车型。理想在其招股书中也公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累积交付数据,为6.3万辆。

有了新的融资通道,推新产品的力度明显加大。理想汽车在招股书中披露了未来两年的新车规划,除了此前上市的新款理想ONE之外,理想汽车将于2022年推出一辆全尺寸豪华增程式SUV,并于2023年后陆续推出两款纯电动SUV,而后两者分别基于正在开发的两个高压纯电动车平台——Whale和Shark。

另外,从2022年起,理想汽车所有的新车型,都将标配与L4级自动驾驶兼容的必要硬件。理想汽车认为L4级自动驾驶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成为所有汽车的主要运行模式,并且正在大力投资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利用自研的全栈软件开发能力继续优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造车以来亏损不断扩大 双重上市能否改善经营局面

造车需要庞大资金投入,而理想汽车的经营情况却不容乐观。自2019年12月理想ONE开启交付,一年多以来汽车销量节节攀升,但理想汽车至今未实现盈利。

有数据显示,2018 年、2019 年、2020 年以及截至2021年的前三个月,理想汽车的净亏损额分别是15亿元、24亿元、1.52亿元和3.6亿元。对于亏损状态,理想汽车直言,这种情况在未来可能还会持续。公司预计2021年净亏损将继续扩大,主要是由于持续投资于未来车型的研发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生产设施、销售服务网络的扩张。此外,理想汽车还指出,2018年与2019年,其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都为负值,直至去年,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才转正为31亿元,今年一季度的净现金流为9.26亿元。

除了常年亏损外,理想汽车近年来的销售成本也在激增,由2019年的2.85亿元增至2020年的79亿元。同比来看,其2020年一季度销售成本7.83亿元,这一数字在2021年一季度增至30亿元。

尽管资金紧张,理想汽车也未曾停下其在科研上的投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18—2020年度研发费用分别为 7.94 亿元、11.69 亿元、11.00 亿元。而今年一季度,其研发费用就达到了5.15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增长了171.23%。目前,理想汽车分别在上海和江苏常州开设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工程技术中心,主要集中于下一代动力系统、高倍率电池、高压平台、超快充电技术、自动驾驶技术、 下一代智能驾舱、操作系统和算力平台的研发。截至2021年3月31日,有1633名雇员从事研发工作。接下来,随着常州制造基地的扩建,零售门店、展厅、交付和服务中心的扩张,研发工作的进一步投入,经营性现金流依旧有再次为负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理想汽车通过港交所聆讯后,能否在未来上市后赢得资本青睐尚未可知。但业内人士称,回到中概股估值更高的港交所,有利于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地位。在市场普遍缺芯、缺原材料的环境下,该举有望获得来自供应商更优惠的定价和付款等条件,以应对理想招股书风险因素中提到的,“或会遭遇来自供应商对我们汽车所使用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供应中断,其中若干供应商是为我们提供零部件的单一供应商。”

港股团聚指日可待 “蔚小理”竞争日益激烈

去年,蔚来、理想、小鹏齐聚美股,同时多家造车新势力被清洗出局,这标志着以“能否量产”为标准的新势力造车企业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完成。大浪淘沙之后,存活下来并日渐壮大的头部车企正面临着新一轮激烈的竞争。

面对尚未稳定的盈利模式,这些第一梯队的造车新势力并未随着IPO而停止,如今又开始铆足了劲儿赴港上市,这透露出它们对更多融资渠道的迫切渴求。

仅在半个月前,“新造车三杰”之一的小鹏汽车率先赴港上市。在港上市仪式上,新任港交所CEO欧冠升出席,并且把小鹏汽车的上市称为“2018年上市改革所推动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而蔚来更早一步于3月的第三周就提交了赴港上市的申请,但由于涉及用户信托持股等问题而一直被推迟,至今还没有新的消息传来。

而第二轮的竞争,落脚在了对前沿技术、基础建设上,这正是驱使着蔚来、小鹏、理想不断囤钱的重要源头。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现在新势力造车企业的比拼已经从“怎么造出车”变成“怎么造好车”,这要求对网联化、智能化相关的前沿技术进行更多投入。因此,即使跨过了量产这一门槛,新势力们对技术的投入更多了。

小鹏在港上市的招股书中显示,此次募集而来的150亿港元中45%的资金都将用在技术研发上。蔚来也表示,接下来几年,蔚来汽车每年也将保持50亿元以上的研发投入。拿今年的数据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蔚来、理想、小鹏的研发投入分别为6.87亿元、5.15亿元和5.35亿元,研发费用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8.61%、14.41%、18.13%。

在基础建设上,蔚来做换电、小鹏做充电。蔚来称,2022年至2025年,中国市场每年将新增600座换电站;至2025年底,蔚来换电站全球总数将超4000座,其中中国以外市场的换电站约1000座。4月30日,小鹏宣布用13个站点,打通了川藏线免费充电服务,这是小鹏作为行业首家推出终身免费充电服务的新造车企业的又一次举措。CEO何小鹏表示,在2021年底,小鹏汽车力争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免费充电服务,并在高速、机场等多场景拓展提升车主充电体验。

在港股市场上,小鹏先行一步,理想赴港上市的靴子也即将落地,蔚来二次上市也只是时间问题。新一轮的融资即将开启,新造车竞争更为激烈和残酷的阶段或许正在拉开帷幕。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郭雨昕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