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成致富果,中药材铺小康路 淳安临岐做大做强药镇润养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4-27 07:42   

每日商报报道 杭州淳安县临岐镇是浙皖有名的中药材种植特色镇和交易集散地,特产药材“淳六味”在全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掌叶覆盆子和白花前胡这两味道地中药材,前者产量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而后者的价格则是全国的风向标。

近年来,临岐镇以打造“百草临岐,润养小镇”为抓手,积极布局中药材产业,推动中药材产业农文旅深度融合,帮助农民增收。2020年,全镇中药材交易额稳定在3亿元以上,人均存款2.87万元,为全县最高。

小小覆盆子,农民致富果

临岐镇高峰村村民徐升坤爷爷种了10亩多覆盆子,都种在屋后的山坡上。这几天,覆盆子青果已经长大,到了可以采收的季节。一手拎着采收篮,一手拿着砍柴刀,虽然已经65岁,徐爷爷走起山路来依旧轻松稳健。

在临岐,覆盆子土话叫“牛奶莓”,是本地原产植物。徐爷爷从八年前开始种覆盆子,最开始的苗种就是从山上挖来的。每年他都会根据产量,淘汰弱株,分植强株,一年年下来亩产提高了很多。

“覆盆子不耐涝,种在山坡上最好。除草、修剪、施肥,不用打农药,管理起来起来不算费劲。”因为选种和培管工作做得好,徐爷爷的覆盆子不但个头长得大,还是村里第一个开始采收的。

去年,徐爷爷的十亩覆盆子获利13000多元。“今年覆盆子青果的收购价格比去年翻了一倍,产量也不输去年,增产又增收。”

布局产业链,做大优势品种

目前,临岐镇的掌叶覆盆子面积有1.8万亩,产量超过了600吨,是名副其实的覆盆子之乡。可以说,覆盆子的市场价格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多寡。

但是以药用青果为主的经济模式,很容易受到当年市场价格的影响。徐爷爷说,近5年来,价格最高卖到150元一斤,最低只有十几元一斤,波动幅度很大。

“价格低时农民们纷纷改种,价格回升了农民又无果可卖”的怪圈时有发生。

临岐镇政府察觉到这一情况,近几年一直在布局覆盆子产业链、做强品牌。

连续六年举办的临岐覆盆子节已经小有名气,每年5月中旬临岐村的“养你的覆盆子”采摘园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旅游。去年,300克鲜果在网上卖到68元还供不应求,光网红水果就卖了40余万元。

除此之外,镇政府还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发覆盆子果饮酵素、果酱膏方、冻果蜜饯等精深加工产品,已经有了成果。

临岐镇的覆盆子产量大、采收周期长能够支持企业量产。周边交通便利,距离杭黄高铁、千黄高速都只要15分钟,适合产业发展。去年,临岐镇动工兴建6000方冷库、3万方的仓储设施,目前一期已经有5000方投入使用,为打造覆盆子全产业链做好基础。

临岐镇党委书记钱江介绍,目前已经有好几家企业有意向在临岐投资建厂,生产覆盆子延伸产品,预计能为当地增加不少工作岗位。

“只有增加销售渠道和模式,才能让临岐覆盆子的经济价值更高,价格受市场的影响也会降低,进而让农民收入稳中有升。”

三产融合,打造润养小镇

这几天,为期10日的“临岐芍药花节”正在临岐镇吴峰村举行。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药。70亩盛开的粉红花海,吸引杭州、上海等地的游客前来探花。

吴峰村村党支部书记鲁建春介绍,这片芍药是5年前种下的,有旅游和药用两层经济价值。“预计整个芍药花节期间,来赏花的游人可达到1-2万人次,拉动买花、买药材、吃饭住宿等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今年芍药已经长成,会在下半年挖出,每亩毛利有1.8万元左右。”

一块田赚多份钱,近年来临岐持续在农村文旅三产融合上发力:组建淳北中药材种植联盟,建成14个中药材全程溯源基地和中药材生态立体基地;“淳六味”正式获县政府下文公布,白花前胡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临岐镇获评全国道地药材科普示范镇,“淳六味”生态化栽培项目喜获浙江省农业丰收奖;中药材交易市场改造完成,重新招引35家药商入驻。成功举办第三届药交会,200余家药商前来参展,近万人参与展会。

同时,还陆续引进汉广、维鼎生物科技等大健康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扶持淳六味、淳味堂等本土企业。

钱江表示,在国人越来越重视健康养生的大趋势下,临岐内修产业融合,外炼品牌优势,打造润养小镇。“中药材必将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带来更大的效益。”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张凡 通讯员 蒋奇 余荣华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