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2家登陆港交所 还有7家在排队
科创板重点拟上市企业圈定30多家
商报记者 陈思翰
近半月来,香港交易所(以下简称“港交所”)不断传来杭企上市的好消息。昨天,杭州本土酒店集团——浙江开元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元酒店”)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成为今年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杭州企业。在此之前,2月26日,德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信中国”)已成功在港上市,同日,滨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江服务”)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A股方面,每日互动已顺利过会,即将登陆创业板。与此同时,科创板上市规则光速落地,杭州企业也在积极准备,力争出现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名单中。种种迹象显示,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拥抱科创企业,拥有强大创新能力的杭州企业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最近杭州企业密集登陆港交所
今年预计还有多家杭企在港上市
昨天上午,开元酒店在港交所鸣锣上市,成为第25家在香港上市的杭州企业。开元酒店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金文杰介绍,公司从2018年4月开始着手准备上市工作,先后花了大约4个月的时间,于去年8月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谈及为何选择在香港上市,金文杰表示,港交所的IPO审批周期比较短,这是他们很看重的一点,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融资的便捷度方面也有很大优势。成功上市后,将能显著提升开元酒店的品牌,有利于未来集团在全国各地开拓酒店业务。
比开元集团早半个月,总部在杭州的房企德信中国也成功登陆港交所。德信地产常务副总裁方静说,香港是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选择在香港上市,有利于公司打造全球品牌形象,更好地进行国际市场的拓展。同时,香港资本市场为优秀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融资平台,拓宽了公司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国际资本运作能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杭州市金融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香港证券市场既达到国际标准,又是内地企业上市的本土市场,港交所长期以来是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市场。去年9月份,市政府与港交所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通过共设服务平台、开展人员交流、引导民间资本合作等方式,合力推动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杭州新经济企业加快利用香港资本市场提升发展。
他透露,除了德信中国、开元酒店、滨江服务,还有7家杭企已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预计6-9个月就会有结果。
上市公司数量位居省会城市第一名
以民营经济为主 产业结构更有活力
杭企看好科创板机遇 已有企业制定申报时间表
3月2日凌晨,科创板八大规则重磅出台。对于证监会公布的科创板上市企业遴选标准,杭州市金融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一点都没觉得意外。2018年,杭州市金融办出台《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认定暂行办法》,就采用了“知名投资机构入股+企业投资市场估值”为核心的全新认定标准,开创全国先河,其中一条与市值及财务指标有关的标准是:已与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签订上市服务协议,并获得2家以上知名投资机构投资入股且最近一轮融资企业估值达到1亿美元(或相当人民币),提前准确接轨了科创板的遴选标准。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科创板的问世,对于杭州企业是一个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这些符合科创板行业定位的企业,都能在杭州找到优秀企业的代表。
对于科创板,杭州不少企业已开始摩拳擦掌。“最早我们计划上国内的创业板,因为我们是一家医疗大数据企业,一开始就计划在国内上市,科创板出台之后,觉得去科创板更为合适。”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招海告诉记者。
目前,健培科技已经把科创板上市计划提上日程,计划2019年先达到科创板的基本条件,2020年正式申报。“我们对科创板非常看好,行业内都把它看作是中国的纳斯达克。”徐招海说。
另一家总部在杭州的互联网医疗科技企业微脉,也有意登陆科创板。微脉创始人兼CEO裘加林表示,科创板向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稳定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型企业抛出橄榄枝,这无疑将进一步提振广大科技领域创业者对国内资本环境的信心。
有境外上市企业准备回归A股
杭企有望现身首批科创板上市名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一些杭州企业原本准备去境外上市,如今随着科创板落地,将目光又转回了A股。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杭州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军型企业,目前估值大约为20亿元。公司总经理李楚说,去年年底,公司就计划赴港IPO,但当时,港股新股频频出现破发的情况,让他们有些担忧。科创板新政出台之后,诺尔康已经把方向转回A股。“像我们这样的生物医药企业,专利技术是我们的一个优势,综合权衡之下,觉得科创板更适合我们。”
东兴证券相关人士表示,科创板的筹备过程紧张有序,执行和落实的力度很大,有些超出他们的预期。科创板政策落地之日起,便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许多企业对科创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少原先计划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已打算回归A股市场,甚至连一些已在境外上市的企业也有“回归计划”。毕竟,国内的企业在国内上市,可以让自身的客户、供应商等相关方和投资者群体保持一致,有利于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和信心,从而提升自身估值。
昨天,记者也从杭州市金融办了解到,经过前期的调研和摸底,目前已经圈定了一批科创板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大约有30多家。接下来,将从这些企业中筛选出首批申报企业,及时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政策范围内帮助协调解决,力争在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名单中,有杭州企业的名字。
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增量,是观察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城市拥有上市公司的多寡,突出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活力、财富聚集能力,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中高端人才吸引力。在这方面,杭州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截至目前,杭州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74家,其中境内132家。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第四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位居省会城市第一名。上市公司总市值同样位居全国第四,省会城市第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的上市公司以国企、央企居多。以北京为例,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大多数是与银行业、石油等相关的大型国企和央企。相比之下,杭州的上市公司则以民营经济为主,产业结构更有活力。其中,市值榜第一的是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紧随其后。
去年,杭州市新增上市企业10家,由于A股IPO整体收紧,境内上市公司仅新增4家,但在境外上市方面,杭州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去年,港交所发布上市新政,对生物科技企业、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等拓宽上市通道,51信用卡与歌礼生物成为港股新政后数字金融与生物制药领域的首家上市企业。微贷网、蘑菇街则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