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馅包子”曝光 给嵊州小笼包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嵊州小笼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07年,红火势头被一个突发事件所打破。那年7月,有媒体报道“纸馅包子”事件,虽然马上被证实造假,但它造成的恶劣影响迅速波及嵊州小笼包。
“很多人来买包子,都会先问,你这个馅,是不是纸做的?有些人还会先买两个,掰开仔细地看,”询问的结果,一部分人还是能认可,但更多的人转身离去。
屠福元回忆说,“纸馅包子”发生的时候,他正在北京卖包子,看到这样的新闻,他就联系了很多一同在京讨生活的老乡,大家都说影响非常大。
“这么说吧,刚开始那几天,所有门店的营业额都下降了一半,平常能做500多块的,那几天都只能做两百来块。”屠福元说,那次事件,给嵊州小笼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当年8月,由嵊州市多个部门共同制定的《嵊州小笼包行业协会标准》正式出台:以特制一等面粉,经和面、发酵(或未发酵)、制皮,以鲜(冻)畜禽肉、蔬菜、葱、味精、鸡精、酿造酱油、绍兴酒、芝麻酱等为馅料制馅,经包馅制成的直径小于4cm的包子,放置于加垫天然纤维织物或新鲜蔬菜叶、荷叶、松针等植物叶子的直径为16~18厘米竹制蒸笼中,10只一笼,经蒸汽蒸制6~8分钟而成的即食面制品。
这个标准,给小笼包下了个完整的定义,这也标志着嵊州应对“纸馅包子”危机公关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拿着整捆现钞到当地售楼大厅买房的
大多是在外卖包子赚到钱的嵊州人
经过那次风波以后,嵊州小笼包重新站上江湖。
开一家包子铺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因为翻桌率很高,一间只有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房子,一天客流可以达到几百上千。
以前卖小笼包的,都是种田人,因为感觉到几乎没有出路,才会跑到外乡卖包子,而在最近5年内,随着“小笼包经济”不断膨胀,甚至有很多原本收入就不错的人,改行经营小笼包。
李东明也是禹溪村的村民,本来做泥水匠,一年少说赚5万元,从2010年开始,他决定举家搬迁到徐州卖小笼包。“在徐州,每笼包子卖5元,每年少说能赚10万元。”
剡湖街道办事处负责宣传工作的黄秋波说,根据不同地段、不同城市,小笼包的售价也不一样,每笼从4元至10元不等,但一年下来,大多数人经济效益在10万元至20万元左右。
“禹溪村309户村民,60%的村民外出做小笼包,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特别是近几年,每年小笼包的经济收益持续在一千万元以上。”黄秋波说。
到底嵊州靠卖包子,做得好的能致富到什么程度?一个地道的嵊州人黄爱芬,举了一个关于买房的例子。
黄爱芬来绍兴市委宣传部工作之前,一直都在嵊州基层。她说,大概在10年前,嵊州城里的房子很便宜,如果有20万元,就能买到一套3居室的大房子。而现在,20万元也许只能买到一个客厅(当地商品房每平方米1万出头)。
“你能想象吗,一个个都是背着麻袋,或拎着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整捆的现钞,直接扛到售楼大厅,不问价、不砍价,看中哪套直接签字。”黄爱芬说,这些大部分都是在外面卖包子赚到钱的嵊州人,短短几年时间,嵊州的房价搞得可以跟绍兴市区有得一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