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资本争做创业办公室二房东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4-15 06:58   

蔡华他们最初做迭代创空间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美国有家叫WeWork的公司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做这件事,并且已经获得几十亿美元的估值。他们更没想到的是,联合办公模式现在会那么火。

“现在无论是国家产业园,还是私营的商业地产,都在介入这一模式。”创业社交平台微链的联合创始人周侃奇说。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因为两个人。一个是刚从万科离职的毛大庆,他的首个创业项目即是中国版的WeWork。另一个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他在今年点名支持“众创空间”,希望借此让中国经济的每一个细胞都动起来。

资本追逐“众创空间”

年后到现在,中禄财务的创始人钟越波已经看了不下十处写字楼,想要从中挑选一个作为联合办公的场地。这些写字楼都靠近地铁旁,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原先一个初创团队想要在这些地方租用个办公空间,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房租。

他想着把写字楼的某一层租下来,分割成若干个工位,分别租给若干个创业团队。这些团队将共享宽带、会议室、茶水间和休闲区,还会有前台负责接待和快递的收发。团队入驻后,还会享受很多软性的服务,比如公司注册、财务打理、人才引进等等。

在杭州,中禄财务服务了上千家创业团队,钟越波清楚这些团队想要什么。“拿吃饭来说,大点的团队能专门雇厨师来做菜。这笔费用小团队完全承担不起,但十多个小团队抱成团就能请一个不错的厨师。”钟越波说。

他的这一设想得到了新航商业地产总经理潘小口的认同:“联合办公的模式正好适合杭州的创业大潮,也能发挥新航手里的写字楼资源优势。”

自迭代资本推出创空间以来,蔡华他们接到了各方的邀请。有上市公司专门在江干区拿了一栋楼,希望他们代为运营。正在转型的颐高数码也在创业上下功夫。受总理讲话的影响,不少政府产业园也在开辟空间打造联合办公场所。

而像起步较早的云咖啡,已经在上海、苏州、武汉等9个城市落脚,未来的目标是100个点。

考验团队成长能力

今年,迭代资本计划开出5个创空间。首个在杭州的青年团校,一期有300多个工位,前期报名收到了200多个团队的意向书,但最终只有20多个团队受邀入驻。“我们不培养弱小。”蔡华说。

在创业圈子里,联合办公模式的背后是形形色色的“孵化器”项目。一些场地提供方看中的不是短期的租金回报,而是引入团队的潜力。例如,投资了3W咖啡的京东就计划在全国开出十家旗舰店,进军一百个城市,服务上千个孵化器。

“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我们会挑选优秀的项目投资。”蔡华表示,这也是迭代资本一开始就对项目进行筛选的原因。

也正是基于这点,对于初创团队而言,联合办公的成本确实不高,有的甚至是完全免费的。

在云咖啡创始人杨帆看来,联合办公兴起迎合了创业大潮的趋势,却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的残酷性,“一般大家认为,一款产品3-6个月能做出来也就做出来了,不能的话就被无情地淘汰。”

不只是把墙打掉

虽然迭代创空间的筛选机制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但依然有大量创业者投来简历。因为从开创至今,来到这里办公的近四成团队都拿到了风投。

周侃奇将这个成绩归功于吸引力,“联合办公说到底还是一个吸引力的问题,好团队与好投资方经常是聚在一起的。”

目前,IDG、红杉资本、经纬投资等国内知名风投已经将杭州的迭代创空间、云咖啡、福地产业园视为挖掘好项目的“金矿”。“他们每次过来都能发现令自己心动的项目,只会来得越来越频繁。”杨帆说。

不过,这也意味着资本想要单纯靠租赁工位,从中获取利润的难度不小。有商业机构做过测算,这种联合办公模式至少在上班时间所有的办公位使用率达到80%,才能开始赚钱。

在一位创业者看来,资本想要通过联合办公掘金,之前没有创业资源的积累运作起来会很困难,“价格是次要因素,何况到最后价格相差不会很明显。”

蔡华认为,联合办公的提供方想要通过与创业团队近距离接触发现好项目,获得不错的回报。前提是他们能提供足够多的资源,让优秀的创业团队入驻,从而形成正向的循环。

“现在很多联合办公只是把墙打掉而已,必定走不远。”周侃奇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梁应杰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