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信托公司加码公益信托 资金来源依旧是最大难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2-20 06:55   

一方面,由于透明化的问题,不少慈善团体和组织的公信力不足,资金来源减少;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公益捐赠需求却有增无减。此时,信托公司资金使用专业化、透明化的特点,可以成为团体以及社会慈善资金的投入方向。

参照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到,不少慈善机构将资金交之进行管理,民众也愿意通过公益信托的方式进行投资。可以预见,未来这种模式在国内也将是信托的一个重要方向,甚至成为信托公司的主营业务。

钱从哪里来?仍是目前最大难题

根据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托业201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2013年信托业共开展公益信托及类公益信托项目39个,涉及总金额达129.17亿元;信托业社会公益捐赠总额1.21亿元,直接惠及受灾地区群众、贫困儿童、残障人士等数万人。

当然,仅仅凭着满腔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监管层的鼓励,显然不足以支撑一家信托公司发行公益信托。目前也存在部分信托公司采取收益进行公益救助的模式,再如部分信托公司,则仅仅是依靠公益的名号来做实际的信托项目。

虽然公益慈善的关注度在社会中逐年增高,但对于公益信托本身来说,资金获取少且单一的情况,并没有太大改观。

以百瑞信托发行的“百瑞仁爱”项目,所募集的1400万信托资金,绝大多数都是由交易对手和公司本身来提供。湖南信托项目,累计捐赠总额为800万元,而湖南信托本身就捐赠了500万元。

这样的状况,与目前公益信托的持续模式不明晰有很大的关系。公益信托作为企业和高净值人群参与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高净值客户中的募集规模十分有限。基于此,公益信托的募集资金量较小,多是政府推动的定向募集,规模也在几百万至几千万之间;另外盈利模式不可持续,早期的纯公益信托项目,资金多已耗尽,变成沉积产品。

如何在公益中寻找盈利模式,从而获得资金的支持,这才是维持公益信托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这里面既包含信托公司自身推广能力的问题,也包括投资者意识的问题,毕竟对国内投资人来说,这个市场太陌生,需要一个适合中国的公益信托模式。

市场人士认为,在现行条件下,信托公司应最大程度上发挥其运作透明度高的优势,不断对社会和投资人披露公益资金运用。同时,对于目前的纯公益信托,采取不收取管理费的方式,并尽量嫁接政府以及民间社团资源,增加捐赠获取渠道。这样长期坚持,可以打消投资者的顾虑,从而使公益信托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长期效应。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洪叶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