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渐入佳境 工业设计 筑梦杭州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0-22 06:36   

大堂式自助终端设备

智能灭火器

“时间树”成长式智慧冰箱

火蜥蜴——覆土灭火概念车

落叶清理机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设计

    节能降温机柜、360度照明LED灯泡、智能变频高速电梯、智能泳池清洗机器人、智慧医疗多功能自助机……也许这些工业设计产品的名称对你来说有些陌生。但又有哪一款惊世骇俗的产品,不是从籍籍无名到无人不知的呢?它们也是2014年“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的参赛产品。也许在这些闪动着灵感火花与创意智慧的产品中,就隐藏着带来颠覆性改变的“现象级”产品。

    记者新近从杭州市科委(杭州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经过前期的专家评选和公众投票,在此次大赛参评的3500件工业设计产(作)品中,“产品奖”与“创意奖”各有12件突出重围,进入到本月24日的决赛环节,将展开最终的现场角逐和比拼。

    自2007年首届惊艳亮相至今,“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已走入第八个年头。经由大赛涌现出的不少优秀工业设计产(作)品,也在不断为杭州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创新要素与活力。通过八年的运作和创新,大赛本身也渐入佳境,不断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当仁不让地成为彰显杭州工业设计实力的金字招牌。

    擦亮杭州工业设计金字招牌

    工业设计就像是一杆标尺,丈量出一座城市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

    而一座城市的工业设计实力到底如何,最终需要通过产(作)品来说话。已连续举办8届的“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就是这么一个展现的舞台。它让许多心怀梦想的工业设计从业者找到了一个证明自己创意价值的绝佳平台。这是一组鱼水共融的关系,大赛为工业设计人才与机构打开了一扇脱颖而出的窗口,而更多优秀工业设计人才与机构的参与和认可,也不断地提升大赛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双方都能完成自我价值提升和品牌增值。

    从2007年首次举办到如今,“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也从略显青涩到走向成熟,其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持续提升。这可以从大赛征集到的产(作)品数量中窥见一斑。比如在2007年首届大赛中,共征集到参赛作品1000多件;而仅仅一年之后,2008年大赛的参赛作品就翻了一番,增至2100多件。

    而在去年的大赛中,征集到了创意作品5358项,产品组参赛专利产品210项,产(作)品总数创下新高。参赛企业和设计机构也达到了160家。不仅如此,大赛的影响力也以杭州为圆心,不断向外辐射和扩散,吸引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川、云南、广东等24个省(直辖市),以及来自德国、意大利、新加坡、荷兰等国家166所高校师生参赛;另有27家省内外设计机构提供了81件参赛作品,一改往年少有设计机构问津大赛的格局,实现了新的突破。758件由设计爱好者提供的参赛作品,更是为2013年的大赛增添了一抹新的亮色,彰显了“创意杭州”强大的品牌效应。

    助推杭州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业设计,如果脱离了工业的实际应用场景,那么设计就算再有想象力也难免凌空蹈虚。工业设计,最终目标是实现产品化和产业化,为工业产品注入更多附加值,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顺应这一思路,为杭州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意的“聚宝盆”和“富矿”,正是贯穿于“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8年举办过程中的一条核心主线。

    比如在2011年的大赛中,针对“创意组”的分赛场设置,大赛组委会对之前四届分赛场的组织、实施及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摸底,不鼓励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成效不大分赛场冠名企业继续承办。同时,围绕杭州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对相关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发动。在保留之前一年16个分赛场的基础上,新增了11个先进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的分赛场。

    2013年的大赛则以“设计创新与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推动全市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高新技术、产品设计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促进“杭州制造”走向“杭州创造”为目标。围绕杭州市十大产业,积极引导分赛场设置。淘宝、吉利汽车、瑞德设计、经纬产业园等涉及文创、旅游休闲、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知名企业纷纷加盟大赛,使分赛场数达到了30家,依托这些企业分赛场,有500多项参赛作品的专利权向分赛场承办企业转移。

    依托“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这一平台,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创新和创意点子脱颖而出,比如在去年的大赛中就涌现出了多功能清淤机、数码变频静音发电机等多款优秀作品。百孚、雅鼎、顿力、大天数控、王星记等多个分赛场的获奖作品已准备优化设计后产业化,将实现创意→产品→商品的华丽转身。

    “通过‘市长杯’大赛这个平台,不少中小微企业加深了对工业设计价值的认识,更懂得如何善用工业设计促动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勇评价说。作为工业设计领域的专家,他也是大赛组织策划的“智囊团”成员之一。

    为产学研合作架起“彩虹之桥”

    灵感和创意的涌现,有赖于信息在多元主体之间的顺畅流动,有赖于观点和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产学研合作,正是加速制造业技术与产品创新的一个有效机制。“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一端连接高校和设计机构,另一端则连接企业,具有成为纽带和桥梁的天然优势。

    而在8年的举办过程中,大赛对杭州工业设计领域产学研合作的推动作用也愈加凸显。在2008年的第二届大赛中,即已有“分水杯”、“鸿雁杯”、“奥普杯”、“顾家工艺杯”、“杭州服装杯”五个分赛场,分别由桐庐分水制笔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浙江顾家工艺沙发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和杭州市服装行业协会承办,突出企业主体。

    同时,为提高大赛实效,杭州市科委(杭州市知识产权局)还在大赛启动后,及时开展校企对接活动。在广泛征集企业设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汇总、整理并上网发布,使高校的创意设计方向更明确,作品更受企业欢迎,并组织在杭高校师生到各区、县(市)与65家企业开展面对面的设计需求对接活动。通过对接等活动,深化企业与高校的沟通和了解,拓宽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渠道。

    以企业为主体,实现创意与企业、产品和产业的结合,进而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办赛宗旨,以及校企对接的办赛模式,不仅使“创意杭州”办出了杭州大赛的特色和成效,也使大赛越来越受企业、高校和设计机构的欢迎,实现了从“要企业办分赛场”,到 “企业要办分赛场”的转变。

    比如在2012年的大赛中,有45家企业主动要求举办创意组分赛场,比之前一年增加13家。经多次讨论,最终确定31家企业举办分赛场,分赛场设立数比前一年增加5个。当年5月至8月,举办省内外校企对接50多场,参加校企对接人数达5000多人次。

    通过持续的产学研对接合作,“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也变得更前沿,更贴近工业设计业界的最新潮流和趋势。在交互设计作为工业设计新生力量得到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赛作为推动杭州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紧跟工业设计发展步伐,积极引进交互设计内容,特别设立了“瑞德杯”分赛场,将大赛从传统视觉设计领域推向更广领域。

    让杭城工业设计更有“国际范儿”

    在“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走过的八年历程中,“创新设计营”从无到有,从尝试探索到规模初具,如今已成为大赛的一个招牌项目,也是一个让杭州工业设计更显国际化的典型范本。

    历年来,通过“创新设计营”这一纽带,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0多所省内外高校,联合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世界著名设计院校,与杭州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展开校企对接。

    伴随“创新设计营”与更多海外著名院校合作,“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也走出杭州,走出国门。比如在2011年的大赛期间,大赛主办方就精心组织了意大利米兰理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顾家家居集团、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中艺实业有限公司、韩国建国大学-浙江大学-党山新世纪装饰卫浴研发中心、德国施图加特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杭州环宇集团4个“国际创新设计营”。

    在此基础上,2012年的“创新设计营”又取得新突破,高校、企业、专业设计机构积极参与 “创意杭州·国际创新设计营”活动。组织实施的双方或多方国内外设计团队,在活动开始前进行大量前期沟通、调研、互访,认真组建设计团队,精心策划各项活动。如浙江飞鱼设计公司的总经理余飚,前期走访了八、九个分赛场承办企业,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设计、生产和销售情况,最后联合之江文化创意园、江南大学、荷兰专家及飞鱼设计公司组建设计团队,为大天数控、百孚两企业开展设计营活动。

    在当年的大赛期间,来自荷兰恩斯赫德美术学院、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创意设计研究学院、瑞士络桑艺术设计大学等世界一流设计院校的设计专家、教授,与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飞鱼设计有限公司师生、设计师们一起,深入鸿雁电器等8个分赛场承办企业,举办8个“国际创新设计营”。通过举办设计营,组织国内外设计团队的200多人参加,产生优秀设计作品254项。

    “创新设计营”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与国际顶级工业设计专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比如今年的“分茶罐创新设计与研究工作坊”(Workshop for Creative Design of tea caddy),由杭州本土亨达茶叶技术开发公司和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共同组织开展,工业设计系教师与15名本科高年级优秀学生参加。工作坊邀请到了日本知名工业设计专家、曾任三菱公司设计部部长的釜池光夫教授主持。

    创意设计工作坊采用国际流行的“头脑风暴”形式,以开放、互动式分组讨论和合作为主,辅以必要的讲解,紧紧围绕分茶罐创新设计中涉及的市场调研方法、研究思路,设计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设计的变动系”理论知识等进行集中探讨,强调人、环境、产品三要素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齐航 通讯员 俞华 庞飞霞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