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掀起全民理财的狂潮,目前已有58家机构推出了余额宝类理财产品,从宝宝类产品的格局看,主要有银行系宝宝、互联网系宝宝以及基金系宝宝三类。
来自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银行系宝类数量已经达到了18只,反超互联网系11只排名第二,仅次于基金公司宝类产品。
银行系“宝宝”诞生于众多互联网“宝宝”的围攻之下,初始怎么看都带有点被逼无奈的意味,但时至今日,一年时间未到,银行系“宝宝”军团已迅速壮大。业内人士分析称,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时代,银行系转型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脚步加速,从起初的被迫应对到逐步跟进,再到如今的积极投入,后发优势已经逐渐显现,互联网金融的格局或将再次调整。
18家银行已发行 余额类现金管理产品
近日,建行的“T+1”现金管理类产品“速盈”在部分地区低调上线,对接“建信现金添利货币市场基金”,单个基金账户首次单笔最低认购金额为100元,至此,银行系宝类再添一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推出余额类现金管理产品的银行已有18家,国有大型银行方面,除了农行尚未推出该类产品外,中行与中银基金合作推出的“活期宝”, 工行对接工银瑞信的“薪金宝”,交行的快溢通均已上线。
中小型股份制银行方面,至少8家银行推出了“宝宝”类产品,包括,中信银行联合信诚基金推出的“薪金煲”, 平安银行推出的“平安盈”,民生银行的“如意宝”,兴业银行的“掌柜钱包”、“兴业宝”,广发银行与易方达基金合作推出的“智能金账户”,招行对接“招商招财宝货币基金”的“朝朝盈”以及浦发银行的普发宝等。
而地方性商业银行有重庆银行的聚利宝、富滇银行的富利快线、渤海银行的添金宝、杭州银行的幸福添利等等。外资银行方面还有南洋商业银行(中国)的“智慧金”。
余额理财宝类产品的推出时间主要集中在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但今年6月以后,伴随着收益率的持续下降,宝类产品的推出速度也开始下降。
银行系“宝宝”收益略胜一筹
在抢占了余额理财市场的制高点后,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系宝宝今年以来一直面临着收益率普遍下滑的局面,尽管在大环境下,银行系宝类的收益同样面临下滑,但根据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近日发布的针对互联网理财市场的半年度报告,如果从近一年各类“宝宝”的平均收益率来看的话,银行系甚至超过基金系排名第一。
近日,随着季末效应的放大,各种理财宝宝收益率整体回升,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回升了0.1-0.2个百分点。截至9月28日,互联网宝宝的代表余额宝最新收益率为4.22%,而银行系宝宝的代表掌柜钱包的收益率为4.817%,此外,中信薪金煲、兴业掌柜钱包、兴业宝、平安盈等12款宝类产品均超过4.5%。
目前,银行系宝宝的收益率普遍高于互联网系宝宝。有业内人士认为,长期看,银行系宝宝的收益率水平更有竞争力。
银行系宝宝的后发优势
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互联网系产品相比,银行系“宝”类产品有一定优势。首先,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程度较高;第二,银行本身已拥有很多有可投资资金的客户;第三,银行与自家“宝”类产品除了在销售渠道方面的合作外,也可在交易、投资等方面提供便利,如资金交易实时到账、优先吸收自家“宝”类产品资金等,从而提升产品流动性和收益率。
安全性是银行系“宝宝”打出的第一块牌子,不少产品在宣传时的重点就是资金安全有保证。事实也的确如此。是因为银行系“宝宝”不具有支付功能,资金闭环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性。尽管余额宝等“宝宝”都承诺账户资金安全,发生被盗可100%赔付,但一旦发生损失,总免不了索赔的麻烦,因此整体来看,银行系“宝宝”在安全性方面更胜一筹。
此外,对资金进出量较大的投资者来说,银行系“宝宝”或许更合适。由于当前各家银行对互联网宝类产品资金的划拨都有限额,因此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申购的障碍,比如用储蓄卡快捷方式购买余额宝,单笔单日限额均为5000元,单月5万元;用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卡购买理财通,单笔限额1万元,而办理“快速取出”业务时,单笔额度仅2万元。
相比之下,银行对自家或是他行产品要友好很多。比如中银“活期宝”通过网联支付购买,额度基本能达到500万元;兴业“掌柜钱包”单日单笔额度,以及每日累计赎回额度都是3000万元。而包括中信薪金煲、交行快溢通在内的多款银行“宝宝”产品,快速变现的单日限额都能达到50万元。这无疑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更好的资金流动性。
此外,服务方面,1元门槛曾是互联网宝宝的旗帜之一,但目前银行系“宝宝”首次认购、申购的最低门槛仅为0.01元。互联网宝宝T+0赎回,而有的银行“宝宝”已不需赎回指令,如中信银行 “薪金煲”、渤海银行“添金宝”,可直接通过ATM机取现或转账。
银行系宝宝吸金规模遭遇尴尬
尽管银行“宝宝”后发优势明显,大有全面超越互联网“宝宝”的架势,但规模却不尽如人意。与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推出不到一个月时间,规模便轻松破百亿的吸金能力相比,银行系“宝宝”更是难以抗衡。
从截至二季度末的数据来看,余额宝仍然一家独大,规模达到5741.60亿元。在银行系宝宝军团中,规模最大的为兴业银行掌柜钱包,规模为519.34亿元;民生银行“如意宝”规模为73亿元,招行“朝朝盈”规模接近50亿元,与余额宝的规模差距巨大。
而据基金公司披露的6月末净值统计,货币基金(包括理财基金)总规模达到1.71万亿元。去年底货币基金整体规模仅为7475.9亿元,今年上半年增长了近1万亿元,其中银行“宝宝”所占份额非常有限。
有业内人士称,其实银行推出“宝”类产品实属应对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无奈之举。去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迅速兴起,短时间内就吸引了上千亿资金涌入,不仅分流了银行理财客户,还带来了存款“搬家”现象,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金融形成了冲击。银行如果不推出“宝”类产品,存款可能会持续流失到其他机构,但如果跟风推出,则会造成活期存款转化成高成本存款,对利差有负面影响。因此并不是银行“宝宝”养不大,而是银行不愿意养大“宝宝”。敢于推出这类产品的银行经营能力一般较强,推出宝类产品也是意在留住客户。
未来银行系宝宝收益也将逐步回归
今年以来,“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直在下滑通道,进入8月份后,各类理财宝宝的7日年化收益基本低于5%。
在流动性宽松、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政策导向正逐步向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的方向发展。对于“宝宝”类理财而言,除了受特殊时点以及特殊事件的影响外,“宝宝”类理财产品短期收益率会维持比较稳定的水平。融360统计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宝宝类产品将跌至4%临界点,但随着信贷成本的正常化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宝宝”类理财破4%已成必然,最终回落到3%~4%,收益率的竞争优势不再。
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银行系“宝宝”产品仅仅只是众多金融服务需求中的一种,客户也不会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宝宝收益将回归正常水平,预计将跌至3.5%。
不过,银行系“宝宝”在认购门槛、单日取现额度、到账速度以及支持银行卡等方面,因有银行本身强大的系统支持,相比于互联网“宝宝”来说,依然拥有先天优势。同时银行系“宝宝”的盘子较小,从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大背景来说,银行业内也更倾向于先吸取同为银行系的“宝宝”资金,从而推高银行系“宝宝”的收益率。
此外,有专家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日益严格,宝类产品的灵活性和收益性或将进一步走低。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货币基金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宝类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物可能更多转向票据、保险、债券资产和非标资产,余额理财的投资门槛和风险也会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