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投资者月理财金额不超万元 P2P将与“三无”称号说再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8-09 06:18   

作为一种相对“时髦”、收益颇高、门槛较低的理财方式,P2P网贷平台近年来的兴起,总是有其原因。而在受到投资者欢迎的同时,其角色定位正好处于监管真空地带,自由的土壤促成了其野蛮无序生长,也导致了这个投资领域发展的良莠不齐。当时成长的疯狂现在已经演变成“跑路”风波,投资者对这种理财方式的态度也是既爱又怕,不知所措。

不过,还有一个现象颇值得玩味。传统的银行也开始打造自己的P2P平台,利用其在风险管理上的优势搅局互联网金融。银行的参与实际上也是给出了这样的信号—P2P平台如果能被纳入监管体系,那么必将成为几大主流融资渠道之外的必要补充。

有迹象表明,这种“三无”(无监管、无门槛、无标准)金融产品即将被纳入监管。在7月中旬,央行曾召集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开会,就尚未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征求意见,《指导意见》中不仅涉及P2P行业,还包括第三方支付、P2P、众筹、互联网保险等。

近七成P2P投资者月理财金额不超万元

在P2P平台关停跑路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日前,深圳融资谷资本集团公布了针对P2P平台注册用户发起的2014年上半年数据调查报告,揭示目前的投资者状况。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人是从2013年才开始关注P2P。而近五成的人2014年才加入这种“时尚理财”的大军,人数成倍增长。

在理财者的构成群体中,多元化特征颇为明显。30-39岁的男性群体是主要理财人群,占据了28.42%的最大人群比例;40-59岁女性占据了接近三成,也体现了“中国大妈”的经济实力及敢于尝鲜的投资风格。

受访者的工作行业范围很广:IT、金融/房产、教育/学生占较多比重排列前三,电信、互联网行业也占据了较大比重;即使学生群体也有超过一成的占比。

在“平均每月的理财金额”的调查项目中,近七成理财人群每月理财金额都在1万元以下,显示出很多人对P2P还持观望的态度。有18 .18%的人群每月理财金额是1万- 5万元;13.63%的人每月理财金额是5万-10万元。只有不到5%的高端群体的理财金额超过10万元。相映成趣的是,在这些理财者的收入中,月收入6000-8000元占比最大,约为1/3,此外有近三成人士表示收入在8001元以上。换而言之,超过六成的投资理财人群月收入超过6000元。

至于投资者为什么会“选择理财平台”这个问题,高收益这个敏感话题有点尴尬。据悉,超过四成的理财人群选择一个P2P平台最在意平台的安全性、风控是否好。约两成的人则是因为P2P在今年流行而跟风,只有10%左右的人选择P2P平台是“因为平台收益高”。

近七成投资者月理财金额不超万元 P2P将与“三无”称号说再见

银行搅局 风控是最大卖点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将传统金融企业从酣梦中惊醒。惊魂未定的金融大鳄们也纷纷拥抱互联网,加快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型。与大型银行相比,网点数量和客户基础都稍逊一筹的中小银行正在寻求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差异化道路,进军P2P网贷平台便是途径之一。

7月29日,包商银行的小马bank千里马投资项目累计投标突破1000万的消息在业界引起不小震动。自6月18日正式上线以来,小马bank用户量不断增加,关注度不断提高,用户投资金额持续攀升。

银行系P2P平台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近日,民生电商正式介入P2P网络借贷领域,旗下的P2P平台民生易贷已经正式对外运营,继首日上线一款票据理财后,又一口气推出四款“如意”产品。这几款项目期限均为119天,预期年化收益在5.7%—6.0%。

而在此之前,已有多家银行试水P2P网贷平台。2011年9月,被媒体称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上海陆金所由平安银行出资8.37亿元打造诞生,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P2P网贷平台。在平安之后,国家开发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和江苏金农公司联手打造了南京开鑫贷,P2P网贷行业又添“国家队”成员。招商银行则推出一款名为“e稳健融资项目”的P2P网贷产品,被誉为传统商业银行P2P业务第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众多民间P2P动辄10%—20%的年化收益率,银行系P2P收益率并不算高,但往往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投资者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就是银行风险控制做得好。

监管部门已持续关注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额接近千亿元人民币,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额,预计在2014年年底,行业月成交额会超过300亿元,全年累计成交额将超过3000亿元。

目前,关于监管部门出手整治互联网金融“乱象”的《指导意见》虽然尚未正式公布,但从外界流传的版本来看,银监会对P2P的监管思路越来越清晰,其“三无”(无监管、无门槛、无标准)乱象的解决指日可待。

有消息称,对P2P的监管将实行备案制管理,最低注册门槛为1000万-5000万之间,P2P平台不能进行担保,资金由第三方独立托管,逾期数据等须向监管部门披露。如果此方案成真,将大幅降低目前P2P平台“空手套白狼”,卷钱跑路的风险,解决整个P2P行业的信任危机。要知道,现在仅仅花上几千块钱就可以建一个P2P平台,如此低的行业准入门槛,让P2P变成骗子的行骗新手段。

根据网贷之家发布的《2014网贷行业半年报》显示,网贷平台的注册资金从几十万元至上亿元不等,跨度较大,平均注册资本金1675万元。

在注册资金分布上来看,100万以下占1.69%,100万(含)-500万占16.81%,500万(含)-1000万占24.66%,1000万(含)-5000万占47.04%,5000万(含)-10000万占6.50%,10000万及以上占到3.29%。

近43%的P2P平台注册资本金低于1000万的最低值,这意味着,如果1000万的门槛设定后,这部分P2P平台可能不符合监管规定。

对于银监会针对P2P行业的监管细则,有业内人士预计,最快今年年底会出台相关细则。而今年7月中旬,央行就尚未出台《指导意见》召集第三方支付公司、P2P公司等征求意见,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重点集中在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互联网基金销售和互联网保险五个领域。参会企业包括拍拍贷、支付宝、财付通、众安在线、红岭创投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据了解,《指导意见》的内容将会稍“粗放些”,最快会在8月底公布。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洪叶  编辑:郑海云
返回
作为一种相对“时髦”、收益颇高、门槛较低的理财方式,P2P网贷平台近年来的兴起,总是有其原因。而在受到投资者欢迎的同时,其角色定位正好处于监管真空地带,自由的土壤促成了其野蛮无序生长,也导致了这个投资领域发展的良莠不齐。当时成长的疯狂现在已经演变成“跑路”风波,投资者对这种理财方式的态度也是既爱又怕,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