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沈浩
在8月1日《反垄断法》生效纪念日到来之前,国家有关部委的反垄断调查再一次密集到来。
7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组织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福建、湖北、江苏、重庆、河北等9省市近百名工商执法人员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四个经营场所,即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微软方面已发表声明确认此事。因由工商总局介入,有专家表示,微软此次就反垄断被问询,可能涉及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方面。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启动反垄断调查。有消息称,目前发改委已经确定了高通垄断事实,正在向中国公司调查高通的销售数据。高通的主要收入来自售卖移动设备芯片以及收取技术专利授权费用。称霸市场的同时,高通公司也在全球多个地区深陷反垄断纠纷。
去年在诸多媒体炮轰“进口车高价”问题之后,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也在协同推进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近日,路虎、奥迪两家外资品牌公布了降价消息。
2008年《反垄断法》实施。根据《反垄断法》,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除了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外,中国另两家反垄断执法机构分别为商务部反垄断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
中国政府正在不断加大对反垄断的调查和处罚力度,反垄断调查已深入航空、日化、通信、奶粉等多个行业。其中包括对韩国三星、LG等六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企业2001年至2006年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对美国交互数字公司(IDC)启动反垄断调查,以及对6家奶粉企业开出反垄断历史上最大罚单。
除了外资垄断,近年来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和执法,还包括电信业、白酒、金店以及制药等国内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
打破垄断不能只靠挥大棒
财经评论
反垄断,这个名字看起来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
通过电脑、手机、汽车、奶粉、药品这些和我们生活越来越紧密的商品,垄断企业凭借资金、技术、渠道等优势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并利用这种支配地位从事反竞争行为,例如收取不公平高价、搭售、拒绝交易等。这些行为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
以手机芯片为例,高通公司是全球最大手机芯片供应商,尤其是在手机芯片市场和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市场上占有支配地位,它的专利许可费甚至被业内称为“高通税”。在中国,高通收取专利许可费并不是按照芯片的费用来计算,而是按照整机售价的5%来计费,这一比例甚至高于手机厂商从自己产品上取得的净利。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此前已确认,一些车企存在的涉嫌垄断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口车价格虚高;二是售后市场零部件供应渠道垄断;三是车厂与4S店限价限区域销售。某外资品牌车型零整比高达1273%就是例证之一。
当反垄断大棒敲打下来的时候,一些企业也主动选择降价来回应,但实际上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风头”过去以后,同样可以悄然把价格涨回来。去年收到反垄断罚单的不少奶粉企业,都作出了一年内新品不涨价的承诺。目前“大限”已到,已经有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奶粉涨价并非完全不可能。
因此,真正要打破垄断,要保护一个公平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最终让消费者受益,还要从源头上考量。
在中国一些专利、技术较弱的行业领域,外资企业通过行使知识产权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可能性一直存在。作为市场主体,中国企业要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真正提升市场话语权。
在市场经销模式上,以目前的汽车品牌销售模式为例,在厂商占据强势的情况下,市场竞争被抑制了,消费者难以在其他渠道获得产品和服务,这也是形成垄断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的经销模式不改变,要想市场终端售价下降,可能性并不大。这也需要更加公平、系统和长远的机制设计。
胡轶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