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规模一年暴增8倍 网络支付办法年内将出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3-22 07:30   

移动支付规模一年暴增8倍 网络支付办法年内将出台

过去一周,以财付通、支付宝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被踩了个急刹车。先是央行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再到网传央行将限制第三方支付网购和转账金额。央行素来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形象,在一部分人心中有了动摇。

据易观智库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同比增长43.2%,其中支付宝占比20.37%、财付通占比6.69%,两者所占比重仅次于银联商务,分列二三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移动支付市场,总体交易规模1.3万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800.3%,支付宝占了其中69.6%的市场份额,拉卡拉、财付通分别占到17.8%和3.3%。这次央行拿支付宝和财付通开刀,并不偶然。

移动支付规模激增

昨天,记者在体育场路的一家便利店买了些东西,共消费14.5元。正准备掏钱包,店员问了一句:“有没有开通支付宝?刷那个可以减5元钱。”

具体的操作方法很简单,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生活”,里面有个“条码支付”的选项,点击后递给店员,对方用扫码器一扫就完成了支付。“5块钱第二天会返还到你的支付宝账户里。”她说道。

记者在边上看了一下,几乎每位客户付款时店员都要礼貌地问上一句,听说能够减5元,多数人都会掏出手机完成支付。

目前,支付宝已与全国1.5万余家便利店合作,覆盖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地。未来线下支付还将在全国8个城市,几十个shopping mall、机场、学校、公交、药店、医院等地方推开。

虽然上周央行暂停了线下二维码支付,但目前在杭州,消费者打的、商场购物时依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完成支付。从转账到购物,再到理财,移动支付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也只是开始。

伴随移动支付概念的崛起,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将是移动支付的大年。现在腾讯已经与王府井、新世界等百货合作,消费者在购物时可以直接采用微信支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去年移动支付才只有通过手机购物一个场景,今年前三个月就已经迅速扩展到打的、线下消费等多个领域。场景多了,用的频率高了涉及的金额就更大,这可能是引发央行加强监管的一大原因。

第三方支付安全标准缺失

日前,多位参加央行座谈会的人士向媒体透露,包括第三方支付业务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到底要不要管及如何监管一直是座谈会的焦点,在央行看来,“尽管效果不好,但央行确实是在不适当的时间点,用不适当的方式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上周,央行在暂停二维码支付的函件里指出,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线下条码(二维码)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

在刚过去的央视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二维码支付安全漏洞。不法分子通过在二维码中植入病毒,当消费者在购物扫描二维码时,病毒就扎根在手机中,不管手机发什么信息都可以被拦截,包括身份证号码、验证码等。

不久前,诸暨一位网店店家刷了一个客户发过来的二维码,导致账号被盗,损失过万。早在去年8月,支付宝就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进行诈骗,并发布过消费警示。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会长蔡洪波表示,当前二维码的技术安全标准缺失,在支付流通中,如何保证二维码的唯一性和安全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等都有待完善,央行只是暂时停掉二维码,需要未来对这一安全体系进行建立、达标,然后再推广应用。

从目前主流的电子支付方式看,如果用户办银行卡时有在银行预留手机号,那么只需填写银行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和预留手机号就可实现银行卡的绑定,然后通过设置的支付密码就可实现消费,并不需要银行卡的密码。

“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在网络上很容易泄露,存在较大的互联网身份盗用风险。”上海来谊电子首席执行官徐海光说。

银行出手限制第三方支付

银行对于第三方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是又爱又恨的。一方面支付场景的丰富,有利于信用卡的推广。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在理财领域赔付了余额宝、理财通这样的吸金机器,对银行存款造成一定的分流压力。

近期工行和农行就主动下调了快捷支付的额

度。工行电脑端转入第三方支付的限额调低至5000元/笔,单月限额5万元。农行的单笔单日额度下调到1万元。此前,工行的快捷支付并没有额度限制,农行对单笔单日也没有额度限制。

工行表示这是为了保障客户资金安全,银行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降低了快捷支付的转账限额。而客户如果办理了数字证书(U盾或者K宝)的专业网银来转账充值,单笔限额为100万元。

而针对第三方支付存在的信用卡被盗刷风险。最近广发银行就推出了交易安全卫士服务。只要因伪造信用卡、卡片信息泄露、遗失被盗而发生的资金损失,无论是否凭密码验证支付,持卡人均可提出理赔申请。此举也进一步保障了习惯通过互联网订机票、酒店等消费者的权益。

不过这项服务并非免费,普卡及金卡用户每个月需要缴纳4元服务费,白金卡用户可以免费。

网络支付办法年内出台

在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后不久,《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第三版征求意见稿曝光,拟要求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消费方面,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

不过之后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再次明确表态,支持和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指出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在有一定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会放开。

“他特地指出,意见稿还处于讨论阶段,会做出调整,未来针对在线支付可能不会有限额。”一位参与了央行座谈的业内人士透露。不过他也表示,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地位比较明确,作为商业银行的补充,“是否因为现在第三方支付发展太快,挤占了银行的利益就不好说了。”

虽然一切尚无定论,但央行此举已经引发了市场的口诛笔伐。华远地产前董事长任志强就在微博上表示,央行直接限制某支付工具,这也许是改革倒退的典型。每笔交易千元的限制,太看不起小商户的交易能力和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央行的监管不应该直接干预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怎么花。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认为,如果过分关心风险,就有可能扼杀创新。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梁应杰  编辑:郑海云
返回
过去一周,以财付通、支付宝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被踩了个急刹车。先是央行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再到网传央行将限制第三方支付网购和转账金额。央行素来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形象,在一部分人心中有了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