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加快换人或缓解用工荒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1-17 08:10   

机器换人使用工需求增速放缓

浙江原来有众多的企业从事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依赖廉价低端劳动力,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前几年,用工荒一直困扰许多工业企业。

机器换人被认为是有效化解用工贵、招工难的途径。去年,浙江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并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实际上,“机器红利”已经开始初步显现。省经信委发布的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经济形势分析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改投资3387.0亿元,增长33.1%;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2218.4亿元,增长18.7%,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占工业投资的40.9%;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人同比减少9.2%。

随着转型升级、“机器换人”的推进,企业依赖廉价劳动力的状况开始改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去年上半年全省人力资源供求分析报告显示,到去年6月末,全省企业缺工率为2.18%,比2012年同期下降0.71个百分点,而在2011年6月,这个数字为4%。企业用工需求增速放缓,招工难现象有所缓解。

此外,省经信委的一项关于机器换人的调查中,61.5%接受调查的企业至少减少了10%的一线员工,72.9%的企业的生产率至少提高10%,其中27.3%的企业提高30%以上。

未来对专业技工需求更高

制造企业对于“机器换人”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杭州,一大批优质的机器人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杭州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这些企业去年的发展势头很猛,机器人生产增长速度都在50%以上,最高的达到900%。日前,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台以上。

不过,“机器换人”带来的一个新的挑战是,先进的设备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来运用。德清一家毛纺织企业引进了德国的先进设备后,企业员工对这些设备技术的操控和运用并不熟悉,只能邀请德国技术专家来进行技术指导,教会企业员工如何使用和维护设备,企业仅咨询费就支付了11万欧元,设备技术消化吸收的代价较高,难度也很大。

也正因此,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明显提高,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明显紧缺。

有专家建议,从手工型到设备化、机械化、自动化,原有的生产组织方式都需要改变,包括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所以,企业在机器换人时,应该先想好软的,再投入硬的。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胡轶笛 制图 沈浩  编辑:王剑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