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流通环节层层加价
除了税费,进口食品入关后,剩下的流通环节是如何加价的?
秦先生透露,进口食品从国外入驻到杭州超市卖场,需要出进场费,一般以合同扣点的方式支付。依据产品品类不同,卖场扣点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二十不等,高的甚至达百分之三十。
“超市对经销商的扣点,分前台和后台。打个比方,前台扣点要20%的话,就是进口商品销售额的20%需要付给超市,算是他们的毛利润。后台扣8%,主要是付给卖场的仓储、物流、人工服务等。”
浙江拉托贸易有限公司是法国拉巴迪城堡红葡萄酒的浙江总代理商,该公司总经理徐洁曾婉拒超市的邀请。“我们100元的酒到了超市卖四五百元。看起来还可以,但分销商吃不消超市的要求。一个产品条码费就要1万元,产品做个堆头也要花钱,费用太高了。”
不过,超市卖场也有自己的说法。
“国外的商品从生产厂家出来,先经过进口商报关进入中国,然后由国内的代理经销商寻找国内的卖场平台,进行销售。有的会找到超市,超市最后摆在货架上,最后才到消费终端。”为了解释进口商品为何身价不菲,杭州一家超市的进口商品经理陈洋(化名)先给记者理清一款进口商品销售流程。
陈洋称,进口商品的价格高低,取决于这个流程中代理经销商经历的环节多少。
“有的代理总经销商把进口食品引进到国内,如果没有能力直接做到流通领域,于是找下一级的代理商分销,有的甚至细分到地区级。进口商品每经过一级分销商,各自都会增加一层利润。这里面起码有20%的运作空间。”
出路
超市“直采”为进口商品降身价
作为代理商,秦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杭州进口食品持续趋热,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四五年。他认为,消费者选择进口商品主要是看中产品丰富和食品安全。不过他同时也感受到了进口食品市场的一些变化。进口食品身价过高,消费者不买账,超市卖场、代理商也着急。
最近,世纪联华超市似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我们已经有不少进口商品已经实现直接从国外生产企业拿货,这种直采的方式,绕开了各级分销商,省掉了中间环节,消费者买到的商品零售价比以前要便宜了,超市的利润也不比以前少。”
世纪联华进口部经理周君介绍,该超市今年新销售的一款韩国进口泡面,早些时候还是经销商代理,后来超市自己找到厂家直采,这个月起顾客买到这款泡面,比以前便宜了10%。今年,世纪联华不少来自日本、欧美、东南亚的商品都已经实现了“直采”,销量明显增加。
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也通过“直采”引来不少相对实惠的进口商品。“山姆会员店很多商品是我们直接和国外厂商大批量直接订货,有些甚至是专供沃尔玛的包装,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流通和采购费用,这部分产品的性价比很高。比如丹麦黄油曲奇,908克只要59.8元,Levis牛仔裤只要398元一条。”山姆店相关负责人李先生如是说。
秦先生坦言,未来进口食品代理市场会很难做,一方面层层代理的销售模式将遭到洗牌,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企业逐渐引入国外的技术、采用进口原料,在国内生产制作,这类产品质量也不错,价格也有竞争优势。
业内人士表示,超市直采,其实也是倒逼代理商寻找更多物美价廉的进口食品,今后,进口食品市场会逐渐进入价格走低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