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飞机出游最好买份延误险?
业内人士认为:理赔难、手续繁、赔偿少是遇冷主因
8月11日,占先生一家三口从杭州赶到上海虹桥机场,搭乘航班前往港澳旅游。不料,原定5点多钟起飞的飞机,延误到晚上8点多钟才登机,足足延误了3个多小时,令占先生一家懊恼不已。
身在闺中无人识
“这次还好我明智,买了保险。保险公司要赔偿我们1000多元了。”邻座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占先生来了兴趣。一打听,原来对方一家4口人都购 买了“航班延误险”,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赔偿。
受今年11号强台风“海葵”的影响,浙、沪两地机场航班被迫大量取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8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各取消航班上百架次。
汽车被撞,有车险来赔付;航班发生意外,有“航空意外险”赔付;但航班如果延误或者被取消了,却很少有人获得赔偿,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记者了解,“航班延误险”早在2004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宣传不到位而至今鲜为人知。日前,记者在萧山国际机场随机对乘客进行调查,发现没有一位乘客购买该险种,有的甚至闻所未闻。
理赔程序很繁琐
“我不会去买的。飞机延误了,是航空公司的责任,航空公司理应做出相应的补偿,为什么还要我们乘客掏钱买什么延误险呢?”一些乘客显然对此不理解,也有的认为购买该险种,无疑会助长航空公司的恶习,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我曾经买过一次‘航班延误险’,保险费十几元钱,但理赔起来实在太麻烦了,最终选择了放弃。”记者采访时,一位姓王的乘客说,去年他所乘的航班延误了两个多小时,按照保单规定,可以得到200元的赔偿金。然而,在理赔时他才知道,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不仅要向保险公司提供航空公司出具的延误证明、索赔登记表、机票复印件、登机牌、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同时还限定在航班到达后两天内提出索赔,或5天内提交全部材料。“区区200元钱,搞得那么繁琐。而且飞机来了,大家都急着登机,哪还有时间去开延误证明呢?”王先生一脸无奈地说。
“什么,还有‘航班延误险’?我觉得这个险种挺好的,特别是结伴出游的时候。面对捉摸不透的恶劣天气,飞机延误的概率很大,一旦航班延误或取消,就能获得补偿了。”一位“空中飞人”说,航空公司一般不会主动提出对乘客进行赔偿,除非乘客来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