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9个月后,央行再度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昨晚7点,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对外宣布,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同时要求,届时,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央行上一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在2008年12月末,彼时为应对金融危机,连番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5个百分点。而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一次上调则要追溯到2008年6月。
“太意外了。”昨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史晋川教授接起商报记者的电话,第一句话就对央行的举动表示了惊讶。“意外的不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是上调的时间。我们原先以为这次上调会发 生在年后的。”
央行再一次令人大吃一惊。
不止史晋川一人,此前,几乎所有的知名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在谈到此问题时,均表示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会放在2月份农历春节之后上调,甚至多家媒体昨天白天还援引专家观点,播发了“上调仍是传说”的分析。
意外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央行作出如此举动?而这一政策,又会给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
央行小心过头?
在史晋川看来,央行多少有些谨小慎微。
“央行的这一政策,应该是出于对通胀预期抬头的谨慎判断。”他分析,引起央行警惕的,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当其冲的仍是信贷。“一方面,去年近十万亿的信贷发放,由于翘尾因素,会在今年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上周,也是今年开年的第一周,就有6000多亿元的信贷流出,平均每个工作日1200多亿元,比2009年1月份平均每个工作日1000亿元的量还要大。2009年1月正在抵抗金融危机,信贷宽松是正常的,但到了2010年还有增无减,全年的目标是7.5万亿元,第一周就6000亿元,央行当然会警惕。”
史晋川表示,除了信贷,其他因素也在引发央行的戒心。“近期国际油价一直在涨,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在回升,这些都可能导致输入型通胀和成本推进型通胀,而食品价格受季节性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未能得到平抑,也会引发对于通胀的担忧。”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等多位经济学家。
左小蕾昨晚表示,央行此举回收了银行的超额储蓄,是银行可动用资金减少,抑制过量信贷。这一政策也是央行防范过量流动性,防范通货膨胀的手段。
而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央行此举的主要动机就是对抗通胀压力,他援引申万最新报告数据称,2009年12月通胀率预计会在2%,今年全年通胀率为3.2%,通胀压力上升。同时,李慧勇认为,最终促进央行“提前行动”的背景也不容忽视:“首先,经济已无后顾之忧。10日公布的我国(去年)12月出口增长17.7%,远超预期,这也是14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这提供了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证据。其次,1月7日,央行提高三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四个基点,资金回笼的公开市场操作也一直不断,但这已不足以达到政府控制风险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