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它以含氧化钴的矿料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唐代是青花瓷的滥觞期,宋代青花瓷有所发展,在浙江、江西等地都有发现,到了元代,青花瓷发展成熟,以其雄浑大气的造型、丰富多样的纹饰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杭州博物馆藏品“元代景德镇窑青花山形笔架”便是元青花的代表,其笔架形似五指,整体为海鳌驮山峰造型,海鳌仰首,口微张,腹内空,背上有一小孔可注水,是合笔架、水盂于一体的复合文具。四座山峰上部贴饰如意云头纹,下部饰贴饰海浪纹。 元代景德镇窑青花山形笔架于1987年在杭州朝晖路元代窖藏出土,文物高9.3厘米,宽11.4厘米,厚2厘米。在第二座山峰顶端的云朵背后贴塑一圆饼,或许有“指日高升”“独占鳌头”之寓意。峰峦、云朵、波浪、鳌眼及海礁石,都以青花呈现,浓淡有致,层次分明,构图复杂,总体给人以素雅宁静之感。 这件文物采用手工捏塑成型,背面凹凸不平,几乎没有任何修胎痕迹,还留有工匠的指纹,是元代瓷器生产的重要印迹。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窖藏及墓葬中所出土的青花瓷器均以碗、盘等实用器为主,而文具类瓷器仅此一件,是研究中国早期青花瓷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杭州博物馆除了元代景德镇窑青花山形笔架外,还有许多其他元代瓷器藏品,如景德镇窑蓝釉描金月映梅纹瓷爵杯、景德镇窑影青釉里红高足瓷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