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粉,是可以做出许多食物的,比如面条、馒头、油条、面疙瘩,还有“发发粿”。 “发发粿”是老家麦收后常做的一种食物。 春天时,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割了麦子,村里人的吃食就离不开“发发粿”了。往往是,夹一个“发发粿”,端一大碗米粥或苞芦汤,到村中央的一家搁板楼下去吃。这地方叫“搁板楼下”,是整个村子的消息发布地,似新闻通讯社。二楼有一排翘出来的雨檐,遮住了路边一排长石条,石条不知是何年何月躺到这里来的,人们总来这里坐着,已把它们磨得光滑锃亮了。 大家喝一口米粥或一口苞芦汤,咬一口“发发粿”,天南地北地聊着吃着,吃着聊着。 村里人是这样做“发发粿”的:新麦粉摊到粉板上,舀一碗白水,洒一下水拌一下粉,拌一下粉洒一下水,如此反复。粉揉成团了,拌入苏打粉,然后搓成粉条,摘一段,用手掌压成饼状,一个个摆好,让其发酵。麦粉团里,掺和了一点苏打粉,会膨胀起来,变得松软。 粉板上的“发发粿”粿胚发酵得差不多了,烧热食锅,把粿胚朝水里浸一下,“啪”一声“焊”到铁锅上。一锅“焊”上四到五个“发发粿”,那么一圈,排着队,用冷水洒一下它们,再朝锅底倒一汪水,盖上板盖,加柴添热。 板盖缝里雾气腾腾,约半个钟头,掀盖:中央凸起,黄灿灿、松蓬蓬的“发发粿”溢出麦香来了。 用腐乳下“发发粿”,用辣椒炒甜酱下“发发粿”,好吃到无语凝噎。 有几十年没有吃到“发发粿”了,那么一种清清白白、简简单单的麦粉粿,让我回味无穷。一想,乡下人过日子,未必非要穿金戴银的,未必非要佳肴美馔的,有麻布衣服穿,有“发发粿”吃,如此,岁月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