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大明:考古、服饰、礼制》 徐文跃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3年9月
华夏有衣,其名汉服。 近年来,不论在西湖,或是故宫,抑或其他历史旅游景区,人群中,总有人身着汉服。 作为一名汉服爱好者,见证、参与着汉服逐渐从小众文化走入大众视野,与有荣焉。正因如此,我才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汉服形制的严谨更需要被重视,所谓“改良”也应当在保留核心形制的基础上进行,这才是传承的文化要义。《煌煌大明:考古、服饰、礼制》(以下简称《煌煌大明》)一书便凭借丰富翔实的文字、图像、文物史料和严谨的考证,系统地展现了明代服饰体系的全貌。 衣与礼: 从帝王到平民的服饰体系 《礼记》有载:“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服饰文化是礼仪制度最直观的外在体现,故中国古代历朝对此都十分重视。据本书作者徐文跃考证,明代的服饰制度大致经历了五次更定,又因现实与规定往往有所出入,故明代冠服制度多有变化和调整。但大体上,明代的服制始终有着较为明确的阶级划分。 帝王后妃、品官命妇、士庶及妻,这是书中对于明代服饰的等级划分。人们日常穿着的服饰为便服,款式无明显的阶级差异,但在颜色、用料及配饰上有所区分;在便服之上,帝王后妃、品官命妇则还有常服和礼服,需在不同的场合穿着相应的服饰,以示礼仪。此外,由于古代重科举,故而又有专门的生员巾服,即所谓读书人穿的衣服。 礼服、常服、便服,大体构成了明代服饰的基本体系,而要想理清楚,则必须从大量古代文献中挖掘出对应的史料,并分类整理、研究,最后才能探明这一整套服饰体系是如何规定的。这项工作不可谓不繁琐,但若不一一厘清,则我们对明代服饰的认识必将出现偏差,例如误将汉服仅仅理解为礼服、常服,却忽视了古人日常穿着的便服,以为汉服都是繁琐复杂、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这是典型的认知误区。而反过来,厘清礼服、常服、便服的区别后,一些在重要场合所穿的服饰,或许也能吸收传统礼服的特点,做一些蕴含文化特色的设计。 从古画到文物: 183幅插图佐证细节 对服饰变迁的理解往往需要直观的视觉感受,仅用文字描述未免抽象。《煌煌大明》中的插图多达183幅,收集了大量古画以及各地博物馆所藏文物图片,对书中罗列的文献进行佐证,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例如,《帝王后妃冠服》中,收录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所藏衮龙袍的图片,右下角则将龙纹放大,可以清晰地看到龙纹的局部细节;《后妃冠服》的“凤冠”一节,更有手绘的凤冠形制及其构件示意图,将凤冠的每一个部件细细拆分,说明其构造和装法;《生员巾服》一节,将镇江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所藏襕衫实物图与《三才图会》中的襕衫图放在一起,形成文物资料与古画的直观对照,足见作者之用心。 “马面裙”配衬衫: 古衣的新生命 偶尔能听到这样的观点:今天所谓的汉服在古代都是王公贵族穿的,真正的平民都穿粗布短衣。若读了《煌煌大明》,就可明白其实古代平民穿衣也时常“僭越”。 书中第四卷主要围绕读书人与一般平民百姓的服饰展开探讨。书中写到,在明初洪武年间,明太祖对于官民穿衣的样式、冠帽、面料、首饰乃至袖口几寸、能否穿靴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且反复申饬,意在明确尊卑贵贱之别。“通过洪武年间的这一番制定,明代士庶服饰的式样、等第得以确立。而从中又明显可见提倡节俭、反对奢华及重农抑商的倾向。”然而制度的推行却并未如朝廷所设想的顺利。 事实上,在《明实录》《大明会典》《皇明条法事类纂》等官方史料中,可以见到关于服饰禁令的反复重申,这恰恰说明了当时的官民并未严格遵守禁令。据作者考证,在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尤其是到了正德以后,衣着服饰上逾越礼制的现象日益多见,在各地方志、笔记小说中多有记述。 由古推今,古人穿衣服尚且不会完全遵循礼制,我们今人穿汉服,仅凭个人喜好选择形制、面料与款式,有何不可? 事实上,汉服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穿搭尝试,将一些汉服单品与常服结合搭配,让汉服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在目前常见的形制中,明制汉服是颇受欢迎的一种。 在淘宝官方公布的“2023年度十大商品”中,汉服单品马面裙荣登榜首。马面裙,作为明代服饰的代表性裙装,成为当代“异军突起”的时尚单品。马面裙配衬衫也成为2023年的新中式时尚,带动了更多人对汉服的好奇和尝试。我想,以严谨的考据和复原为基础,保留古代服饰的核心形制和特点,进行一些新式穿搭或改良,这是今人的创新,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服饰的生命力在当代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