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正是在秋末初冬的时节成熟的。在《西游记》中,美猴王外出学艺,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为他献上各种佳果,“橘蔗柑橙盈案摆”,橙子、橘子和甘蔗都是秋冬季节的代表性水果。 在四圣试禅心一节中,师徒等人在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等四位菩萨所变幻的宅院外,也曾见到了无边胜景。其中便有“橙香”之景致。而且,书中点明了当时的时间——“又值九秋”。“九秋”,正是深秋的别称。除此之外,当时还有“枫叶满山红”“黄花耐晚风”等景观。 《西游记》里,一个“水果产业基地”——无底洞所在的陷空山上,也有橙子的身影。老鼠精为唐僧置办的素果素菜筵席中,便有金橘、香橙等等,而且这类果子“随山有”。大概陷空山也并非寻常山岭,人间普通的山间,水果是按时按季成熟的。但在花果山与陷空山,果子的成熟却全无规律可言。这不,这一桌素果素菜筵席里,除了金橘、香橙等秋冬水果,还有夏天成熟的荔枝、龙眼和葡萄。 到了竹节山九曲盘桓洞九头狮子的地界,师徒一行也见到了“橘绿橙黄”的景象,光景如梭,当时正是“深秋之候”,但见:“橘绿橙黄,柳衰谷秀。荒村雁落碎芦花,野店鸡声收菽豆”,一派秋日田园光景。 天竺国国王欲将唐僧招为驸马,在御花园华夷阁设宴。阁上挂着四面金屏,屏上画着春、夏、秋、冬四景图,每幅风景图上都配有一首翰林名士的题咏。其中《秋景图》上的题诗为:“金井梧桐一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燕知社日辞巢去,雁折芦花过别乡。”这首诗的头两句化用了唐朝诗人王昌龄的《长信秋词》,深婉含蓄地表达了宫中女子的满腔怨情,梧桐、芦花则烘托了秋日的寒冷肃杀。“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此处显然是指的秋社日,说的是燕子、大雁都飞往远方过冬。 唐僧见了,提笔和诗四首,其中《秋景诗》写道:“香飘橘绿与橙黄,松柏青青喜降霜。篱菊半开攒锦绣,笙歌韵彻水云乡。”与天竺国金屏上的《秋景诗》相比,唐僧所题的这首,显然更加欢快,蕴含着活力、生机与喜悦之情。 《西游记》里并未描述过唐僧师徒是如何吃橙子的。但我想,师徒一行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赶往西天取经,在吃的方面,着实难有太多讲究。不过,橙子加点儿盐会更甜。古人吃橙子,便流行蘸盐。北宋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感旧》中所提的“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说的便是宋代人蘸盐吃橙子的情景。 此外,以橙子搭配鱼鲜,大概是古代最流行的橙子吃法之一。唐代宫廷中有一道名为“金齑(音jī)玉脍”的名菜,齑,是捣碎的佐料。这道菜以鲈鱼为主料,橘子瓣或橙子瓣为齑,将鲈鱼肉切成薄细片,再浇上橘汁或橙汁。其肉质细嫩鲜美,成菜时如金似玉,清香爽口,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鱼生。宋代诗人范成大也曾以捣碎的橙子制作鲈鱼:“细捣枨虀(音jī)买鲙鱼,西风吹上四腮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