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览西湖胜景新增美景全图》 清 《西湖全景图》(局部) 清 《西子湖图》(局部) 清 “西湖景,秋日更宜观。桂子冈峦金粟富,芙蓉洲渚彩云闲。爽气满山前。” 不知,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选录瞿佑这首《满庭芳》时,是否夜泛西湖。唐宋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恋恋西湖”,白居易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有了诗词歌赋、典故传说的“加持”,西湖闻名天下,西湖也已不止于这湖水。 站在湖边,千百年来“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轮廓清晰可见。湖与山的长卷上依然烟柳画桥,水光潋滟,江山风月,诗意如故。 当这座城在机遇中奋进,用活力与创新交融出新的璀璨光芒,有些万象在志书一隅,常读常新。 游览西湖的开山之志 400多年前,步入不惑之年的田汝成,归乡回杭。他以西湖为生活轨道的原点,遍访武林名胜,常常有感而发,“海内名山,率皆有志,而西湖独无,讵非阙典?”又想起好友黄勉之的“怂恿”来,“西湖无志,犹西子不写照,霓裳不按谱也,子盍图之”。换言之,你一个杭州人何不为西湖写本志书呢?于是,为补西湖阙典,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冬,《西湖游览志》就这样在田汝成笔下诞生了。 志书以游览为名,记湖山名胜并附以事迹,“以尽西湖之事”,成二十四卷《西湖游览志》;又兼记掌故逸闻,“不尽有关于西湖”,成二十六卷《西湖游览志余》(以下简称《志余》)。 如何游览?田汝成开发的这条线路,可谓经典。以西湖为中心,涌金门为界,分南山、北山胜迹。接着,又从西湖延伸到吴山脚下,对南山、北山所在城市内外相关的胜迹依次罗列介绍,最后以钱塘江收尾。这是老杭州的地道玩法,玩在西湖,可不囿于西湖。此外,若带上《志余》,这娓娓道来的杭州逸闻轶事、坊间趣闻,更让人沉醉。仿若这座南宋故都的每处角落,似乎都被田汝成填满了故事。 如何推荐?田汝成先说“西湖之景天下所稀”,接着就借外地游客,甚至是国外游客之言,来给西湖代言。田汝成说,宋代有个张秀才,江西人,一见到西湖就激动欢呼“美哉!奇哉!”惊叹西湖像一幅“著色山水”画,东边虽然无山却满目云彩连着参差人家,直呼“天造地设之景也”。明代一位日本国使者,曾经见过西湖的画作,却“不信人间有此湖”,等亲眼见到即被惊艳,竟觉那画作之人“还欠著工夫”。他人言谈中的“不可思议”,让杭州人田汝成对西湖美景的这份自豪感与优越感跃然纸上。 就这样,田汝成凭一己之力,打造出了这部游览西湖的开山之志,成功把地方志发展成了高品位旅游导引书。作家茅盾在担任文化部部长时也曾提出:“似可组织人力,即以地方志中适合于旅行者之多方面兴趣而引人入胜者,编写导游指南。”报人曹聚仁也曾在《我和我的世界》中写道: “杭居那半年多时日中,我开始研究文物掌故,和田汝成(明嘉靖五年进士,杭州人)碰上了头,熟读他的《西湖游览志》和《志余》,《志余》对我更多助益之处。” “商氏本”中的楼外楼 《西湖游览志》及《志余》一经问世,便深受杭州官僚士绅的重视,从明嘉靖年间到清光绪年间这350年的时光里,先后出现过七个版本,也算是畅销书了。 若想一览,我推荐阅读这两个版本:一是首刻本,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杭州知府严宽所刻,俗称“嘉靖本”或“严宽本”;二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商维浚增删本,俗称“商氏本”,也是明代最后一个版本。 也是在“商氏本”中,我们发现,早在明代,西湖边就有一座楼外楼。会稽人商维浚就是在此,提笔写下《西湖新志序》,并解释说,《西湖游览志》问世至今已经72年过去了,“昔日之志以观今日之西湖,志与西湖必有相左而不合者也”,于是他才加以修订,重在“今日之志,志今日之湖”,较之首刻本,增刻了十余幅图,如昭庆大佛、孤山六桥、岳王墓、灵隐天竺、烟霞龙井、净慈虎跑、浙江潮、吴山诸庙、西湖十景等。因此,七个版本中,“商氏本”中的插图最是精美。 不仅如此,商维浚还在“商氏本”中请人新画一幅《湖山一览图》,并在其中加入了自家居住的“楼外楼”,位置就在涌金门外,问水亭旁。五十余年后,张岱在其《西湖梦寻·自序》中无助、沉重地写道,“前甲午年、丁酉年,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可见这处“楼外楼”,当年也算是西湖边的名楼。 《志余》里的那些事 如果说,《西湖游览志》把西湖及杭州城都介绍了个遍,那么《志余》更像是报刊中的万象,记录下有关杭州的帝王将相、忠臣义士、文人墨客、高僧道士、钱塘歌妓等人物掌故,记录下杭州一年四季的节日习俗、都市风情、俗言市语、志怪传说等市井趣闻。 若立夏来西湖游览,田汝成会告诉你,杭州立夏之日,有“七家茶”这一习俗。“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富室竞侈,果皆雕刻,饰以金箔,而香汤名目若茉莉、林禽、蔷薇、桂蕊、丁檀、苏杏,盛以哥汝瓷瓯,仅供一啜而已。”田汝成是懂幽默的,介绍完“七家茶”,还不忘“内涵”一下杭州有钱人的奢侈,读来也是会心一笑。而这个习俗也是由《志余》首次记载下来的。 到了中秋,田汝成又介绍,“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虽然“月饼”一词早已出现,但并非中秋限定美食,直到在《志余》中,才有了“团圆之意”的记载,好似“西湖奇妙夜”的缘起。 此外,田汝成还很贴心地在《志余》中介绍起杭州话的秘密来。他说“杭人有以二字反切一字以成声者”(注:反切是古汉语的注音方法,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秀为“鲫溜”,团为“突栾”。若学过“反切法”,倒是可以仔细去读一读他列举的那些方言。 所以,要想深度游杭州,不得不读一回《志余》啊!从习俗到方言,老杭州田汝成打造出了一份游览西湖与杭州的、细致又生动的“保姆级”攻略,也算是城市文旅“祖师”级指南了。 《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以西湖名胜为纲,历述其山川形势、兴废沿革及文人雅士的题咏唱和等,尤重人物掌故。笔端饱含感情,行文往往情景如画,间有山水游记的特点。 《西湖游览志余》,二十六卷。系在撰《西湖游览志》之时将“剪裁之遗,兼收并蓄,分门汇总”而成。以杭州为中心,记述历史沿革、王朝兴衰、人文风俗,并杂以种种遗闻佚事和传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