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几年,我住的地方离区图书馆只有一街之隔。这意味着,不论晨昏抑或正午,我都可以一溜烟儿地跑过去,在书的池塘里泡上一会儿。仅是在成排的书架前流连,读那些陌生或熟悉的书名,检点和翻阅,就让人很愉快了。 那几年,我是图书馆的常客,饱读了不少闲书。比如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三部曲《恶童日记》,齐格蒙·鲍曼的《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普希金的小说,荒木经惟的摄影集。 从此,我相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书和人的连接方式,越不正式,越好。 搬家后,也去了几次几公里外的图书馆,但要坐五六站公交,慢慢疏懒了。 直到今年二月间,我有一次信步走到城西高技街,发现了一家“西湖书房”。它不是传统图书馆的式样,但靠嗅觉,我还是闻出了那里的书香。 这里约莫一家餐厅大,成排的书靠墙而立,其余是各种式样的座位。书品也好,一眼望过去,有《长袜子皮皮》、《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译本)、《中国人史纲》。 有个妈妈正在高靠背、包裹式的红色卡座里,给她的孩子轻声朗读绘本。 这不就是散步即可抵达的图书馆嘛! “西湖书房”,显然是公共图书馆社区化后的称谓。 我顿时有一种发现者的兴奋。几年前在浙南小城遂昌,我被那里夜晚亮着灯光的城市书房惊艳过,原来我身边也有哇。 这里看不到工作人员,有一台图书自助机,刷身份证或市民卡,即可实现借书、还书。而且每人借书多达20本,最长借阅40天,妥妥实现了普通人的阅读自由。 唯一让人发愁的是,借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啊。 几天后,吃过晚饭,我用自行车驮着孩子来这里看书了。看到她发出“哇”的惊叹,我知道“种草”已经成功。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要在孩子心里种下阅读的种子,可不容易。 我们开启了不定期的打卡模式,这里被我们称作“新发现的图书馆”。 找一张小桌子对坐,她看她的,我看我的。小孩子看书真专注,有时抬头一看,她已经看完一本了。 最让孩子有成就感的,她可以用自己的市民卡,借厚厚一摞书回家。因为家里养猫,她外借的第一本书,是和流浪猫有关的《如果,喵》。其实这不算儿童读物,但300多页的书,她读得很投入。 城市书房,大都自带一个不错的咖啡吧。这里也有。到饭点了,在座位上扫码点单,有简餐、咖啡、茶。十分钟左右,一份餐点就由服务生放在你面前了。 通常双休日,这里的座位几乎是满的。来看书或自修的人,打通了各个年龄层次。安静的书房里,能听到咖啡机噗噗噗的声音,能听到悄悄的耳语声,能听到借书机上正在借书的提示音。 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默契地遵守一份约定,来这里是为了阅读,为了静心,没有人去破坏这种微妙的平衡。 这些都是阅读最好的氛围。 很多人去咖啡馆,是为了在家和办公室之外,找一个自在放松的第三空间。而现在,城市书房既提供“读书,是世上一等好事”的精神食粮,也提供“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灵休憩。甚至,恍惚间让人有些分不清,我到底是坐在咖啡馆里看书呢,还是正在图书馆里享受一杯咖啡? 关键是,它就在我们的家门口,就像一位谦逊的博学邻居。在这样的书香里待上片刻,或者沉浸几小时,都是极好的滋养。 小贴士 类似高技街“西湖书房”这样的城市书房,杭州已经有217家,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此外,杭州还建成开放115家杭州书房、10个地铁站信用借阅服务点、120座漂流书亭等新颖文化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