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木活字印刷 梓辑的光年
2019-12-20 16:21:47杭州网

《手上的朴光:中国民艺之旅》 令狐磊/主编 佟佳熹 等/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中国民艺,朴而素,素而远,仿佛若有光”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始于宋元两朝,并流传到海外,带来全球性的印刷技术革命。2008年,木活字印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木活字印刷术依托『梓辑』的形式,依然在东源村得以传承和发扬。

采访地——浙江省瑞安市东源村

受访者——王超辉,木活字印刷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1,

王超辉伏案在祖屋前,颔首凝神,自制刻刀笃笃刺开秋日的温软阳光。“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笔画从木面次第浮上,飞屑如雪落下。半墙之隔的工地里,推土机正隆隆作业,那声响在祖屋后的一环群山回荡,木活字正希声于钢筋混凝土的新邻。

祖屋对面,狭长整洁的街巷外,是刚刚收割后、铺满整个山岙的金色稻田,小溪绕田,缓缓流淌,踱往飞云江方向;三两老人在人迹稀疏的水泥马路边晾晒着谷物——这里是东源村,它静卧在飞云江下游南岸,东岙山西麓,是浙江南部毗邻福建的一处古老村落。这里的人们除了耕作,曾多事制鞋,默默无闻的营生让整个村落隐于群山,被时光遗忘——直到21世纪初,木活字印刷这一千年绝技被媒体发现,一段看似不起眼的配图文字迅速引起了海内外注目:“在电脑照排带来印刷高速而方便的今天,在浙江南部山区、飞云江中游南岸的一个山旮旯里,一个叫东源的村庄有家还会全手工操作的木刻活字印刷作坊。”随后,央视《见证·发现之旅》栏目在追索木活字印刷现存的蛛丝马迹时,惊喜地发现:“人们用棠梨木制作活字……这里的每一个步骤,都和元代王桢的描述如出一辙。他们的做法,似乎就是从古代原封不动流传下来的。”

2,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始于宋元两朝,其中,王桢曾在《农书》中详细介绍了木活字的印刷工艺。后来随着明代经济技术的发展、对外交流的扩大,活字印刷术被流传到了海外。十五世纪之后,德国人古登堡把印刷术引进欧洲,带来全球性的印刷技术革命。然而,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的从古到清末56787个编号的图书统计,活字与非活字本的比例仅为1∶167,而木活字本更少。为了保护木活字这一国粹,1690年康熙皇帝下令,在故宫武英殿设立修书处,用木活字刊行书籍。这是有关大规模木活字印刷的唯一记载,也曾留下木活字为何依然无法流传更广的一团迷雾。这一印刷史上里程碑式的技术,在湮灭数百年之后,竟于东源村惊现于世人面前,这里保存的技艺与八百年前王桢在《农书》中所描述的高度相似。2008年,木活字印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让人欣慰的是,这一技艺,对于东源当地乃至附近的许多居民来说,即使到今天,也并非充当闲趣的工艺制作,而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因为木活字印刷术在这里,是依托“梓辑”的形式得以传承至今。翻开温州城乡各地的宗谱,会发现扉页几乎都有“平阳坑镇东源(东岱)村×××梓辑”的字样。“梓辑”——修宗谱的古称。宗谱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三大支柱。它以表谱姓氏记载一个家族世系的变迁,帮助人们获知自己的来处,在族脉中凝聚。据《周礼》记载,4000多年前的周朝,就有了掌“奠系世,辨昭穆”的家族谱系史官。汉代以后,修谱之风遍及华夏。时至今日,东源村所在的温州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很强的寻根续谱的宗族观念,一般每隔20年左右,每个宗族都要续修族谱一次。据东源村保存的《太原郡王氏宗谱》记载,元朝初年,一个叫王法懋的谱师在长泰里开始替人修宗谱。时值木活字印刷兴起的年代,王家于是让木活字印刷与修谱结下了千年之缘。清乾隆元年,王法懋的后人王应忠一支迁居到今天的东源村,并在瑞安一带开办了“王氏印铺”。就这样,木活字印刷的技术以宗谱为载体,在东源流传了下来。

王超辉,正是村中王氏家族的后人,木活字印刷的第二十三代传承人。从二十岁起,他就在一颗颗棠梨木模上,反写反刻着老宋体。而刻字,其实远远不是王超辉工作的全部,甚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他继承的,不仅仅是这门手艺,更是祖传的古老职业——谱师。和大多数谱师一样,在忙碌的时候,王超辉每个月有二十天要外出修家谱。

4,

那么,一颗颗小小的棠梨木活字,如何变成了几十代人的生命脉络?工艺流程上,有开丁(采访)、誊清(理稿)、排版、校对、刷印、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装线、封面、装订等15道工序;而不在外修谱时,要做好取材(棠梨木)、制字模、写字(反手)、刻字等基础工作。

其中,刻字有刀法,捡字有口诀,排版有格式。东源村的谱师,刻、印用的是老宋体,字形古拙。明朝以来,老宋体曾长期作为官方字体,出现在严肃庄重的文字场合。老宋体字,必须用纹细而质硬的棠梨木反手刻写,先横、次直、后撇。先将要刻的字,用毛笔反写在平整光滑的字模上,字形要求方正扎实,因此,书写时必须静心运气,功到字成。然后用刻刀依次将横、直、撇刻出,最后将空白边角挖去,一个反写的老宋体字就凸现在木模上了。

如何迅速在数以千计的字盘中找出一本宗谱所需要的字?问到这个问题,王超辉用浙江方言吟诵起一首平仄入韵的“五言诗”来:“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数枝春。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士穷见节义,国破列坚贞。台史登金阙,将帅拜单墀。日光先户牖,月色响屏巾。山叠猿声啸,云飞鸟影斜。林丛威虎豹,旗炽走龙鱼。卷食虽多厚,翼韵韬略精。井尔甸周豫,特事参军兵。饮酌罗暨畅,瓦缺及丰承。玄黄赤白目,毛齿骨革角。发老身手足,叔孙孝父母。来去上中下,杂字俱后落。”

这是东源村木活字印刷独有的创意——捡字诀,囊括绝大部分汉字的部首,只要此诀熟稔于心,就可以快速完成捡字。捡字诀代代相传,是新徒的基础课。说到捡字诀,总能勾起谱师少年学艺的回忆,王超辉谈起初学修谱时的场景:师徒行过见面礼,师傅口授入行“三心”——留心、小心、坚心,然后便教授捡字秘诀。

5,

当字模按照捡字顺序被排列在一屉字盒中,就可以排版了。谱牒排版有两种格式:一是序、跋、志等通用文体,按普通古籍版式;二是正页,分为单开的3裁和4开两种版式,竖排,5大格,每格3裁6字,4开5字,每格为一代,意为五世同堂。排好一版,仔细校对勘误补漏,然后用一柄约1厘米的薄钢片插进去,一行行挤紧,就可以付印了。

刷印前先研墨后“下刷”。将版面先用水洗一次,晾干刷墨。下刷亦有讲究:阴雨天只要刷一次,干燥天要刷好几次。下刷完毕,对准印版四角上宣纸,用“上刷”,吃准手力来回刷动。揭起宣纸,便是一页古雅清隽的木活字谱牒。由于宗谱是作为一个宗族的历史档案来保存、查阅的,不需要批量印刷,所以木活字的谱牒至今仍然用手工刷印。

从开丁到宗谱完成,一代又一代以梓辑为生的谱师,偏居寒祠陋舍,耕耘着二尺字盘。一年的辛苦,仅够支撑一家人的基本用度。古老的木活字印刷,缓慢、庞杂而脆弱,仅从成效来说,如今,它早已被不断发展的新印刷技术所超越。就连王超辉的儿子王建新,为了顺应市场需求,也早已学会了更快捷更实惠的电脑排版、铅字印刷。虽然如今的技术,已经可以让印刷排版在电脑上须臾完成,但其原理,仍脱胎于活字发明。而这门被称为“中国印刷术活化石”的技艺,如今已面临失传。那么,又是什么,让东源村里仍有二十几位传承人,依然坚持用木活字,来记载时光在人们血脉中的递嬗呢?

王超辉的答案很简单:“修宗谱是古老的事情,老宋体和木活字这样古老的印刷方法,才能与之相配。”他的祖屋外如今已经挂着“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的牌匾。艳红的绸花在古宅门楣上盛开着。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图根/缩编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秦巴明珠 瑰...
“无忧西湖”...
期盼了8年的...
第二届纽约花...
西湖区举行2...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怕光脸白牙齿尖利!30岁小伙得的竟是这
杭州的物业服务水平如何?这里有1468个
辅导作业易发飙?淘宝发布情绪报告 为虎妈
上市公司排队卖房 为业绩“拼了”
上城区引入航天真空产业 保温杯的核心技术
喝完的咖啡杯怎么分类?跟着拱墅城管实地去
上城妇联成立“尚红好女儿”宣讲团
“平安石”不平安!辐射超标 戴一天相当于
长达18厘米!男子将花露水瓶塞入直肠
卖婴被查 外婆保证不干傻事竟是掩盖更大"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

缤纷悉尼灯光音乐节...

第28届金鸡百花电...

杭城少年们的音乐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