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一行赴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社区,现场观摩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这个曾经的杭州早期住宅小区,如今已蝶变为“网红社区”,居民直呼“给套房都不换”。
聚焦“两老”,环境蝶变换新
翠苑一区社区成立于2001年3月,辖区内多为80年代建成的杭州早期住宅小区。随着时间推移,小区环境秩序混乱、公共配套缺乏等问题日益突出,居民对舒适生活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和便捷生活方式的渴望愈发强烈,改造呼声日益高涨。2022年初,西湖区顺应居民诉求,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全面启动翠苑一区完整社区建设。
针对老年居民呼声最大之一的用餐需求,翠苑一区持续迭代老年食堂,面积从50多平方扩展到300多平方,每天供应三餐,利用数字化手段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还提供免费送餐。60岁以上老人用餐享政府补贴,90岁以上免费用餐,累计服务老人80余万人次。
社区同步提升改造托老所,面积增至260平方米,让老年人享受“智能化”优质服务。依托“一键养老”平台,为孤寡独居老人安装智慧安防三件套,提供应急救助和健康监测服务,实现数字化居家养老。物业推出12项配套暖心措施,已惠及超2000名老人。
为优化配套设施,满足老年人出行需求,社区深入推进老房加装新“梯”,在每个单元预留电梯加装位置,目前已有32部电梯完成安装,3个单元的加梯工程正在持续推进中。
破解“两难”,治理提质增效
面对小区管理难题,翠苑一区社区探索老旧小区大物业管理改革,形成物业基础运营、民生综合体运营、数字化生态运营三位一体模式。通过党建联建、数字赋能等四个增效,统一“打包”给第三方物业公司,提供10项品质服务,实现从小区小物管到街区大物管的转变。开发的翠苑一区小程序,覆盖多方面生活事宜。物业还以“平台+管家”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便民服务效率提升80%以上。
为解决主城区老小区的停车难题,通过“挖掘增量、盘活存量”改造道路,翠苑一区车位增至近800个。并且,利用数字化手段智能引导泊车,实行“一进三出”单循环通行方式。社区还在全市率先推出周末“孝心车位”举措,预约和使用率超80%,有效缓解停车紧张的同时,更倡导子女们常回家看看。
改善“两不够”,多元服务惠民生
一方面,翠苑一区社区通过 “辖区单位共建、购买租赁用房、老旧用房改建” 等方式,向内挖潜、向外借力,拓展公共空间。社区与杭州市水务集团共建,改造闲置水泵房建成 500 平方米残疾人之家;联合公交集团提升社区北门公交总站,优化交通。收购 500 余平方米原棋牌房作为党群服务中心,改扩建翠食坊等场所,打造近 3000 平方米 “珠链式” 民生综合体。
另一方面,社区强化内功,共治共享增福祉,不断补充民生服务力量。据了解,社区整合党群力量,在册党员、在职党员及居民骨干纳入“五员”楼道长体系,构建党群工作网络。做强 “邻里之家” 服务平台,归并雷锋工作室等品牌,引入 10 家社会组织,提供理发、调解等服务。成立 200余人 “红之善” 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巡防与基层治理。其中,侨眷达式华带动组建 20 余人医疗志愿队,营造互助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