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空“三年扬势”迈向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制高点——再造新工业 杭州“向东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5-24 09:00   

位于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上的临空经济示范区,是浙江第一开放门户。174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内,坐拥一座客流量超4000万的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居全国前五、国际航线覆盖全球五大洲;更有总净展规模全国第五、浙江第一的杭州大会展中心,其中一期已落成投用。

2022年12月15日,杭州高规格召开临空经济示范区动员大会,赋予临空新的历史使命——打造成为带动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五年“再造一个杭州工业”的发展主板块,临空一跃成为省级支持、市级统筹的大平台,是杭州举全市之力去干的大事。

一年起势,三年扬势。临空开启发展新纪元。

最大展会、最大规模企业征迁、最大投资工业项目……近三年,一个个项目之“最”,折射临空作为城东智造大走廊制高点,正在飞跃省市区三级战略纵横交织的全新高点。

今年,杭州临空将决胜“三年扬势见成效”。从顶层规划、产业布局和落地项目,“再造一个杭州工业”,向东看!

破局突围起势

“点”的突破带动“廊”的提升

日前,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第一次例会提到,进一步增强“再造一个杭州工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力打造杭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增长极。

这条大走廊上有一个“制高点”——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

临空区域发展能级抬升是必然。历史上,杭州一无深水良港,二无铁路口岸,唯有持续放大空中门户优势,打造对外开放门户和高地,才能更好吸引和配置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尤其是,当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浪潮涌起,高能级空港正逐渐成为链接全球消费市场和生产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

正因如此,杭州期待临空以“点”的突破带动“廊”的提升。

从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看,三条“廊”交织出临空发展机遇。

第一条,城东智造大走廊。

三年前,杭州将钱江新城管委会、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两个机构一体化合并运营,组成新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按照“省级支持、市级统筹、区级管理、机场共建”的思路,从原本萧山区级层面运作,到成为杭州全市统筹的大平台。

提档升级以来,临空的战略发展空间不断优化:万亩征迁腾挪有序,国土空间规划、启动区详细规划正式批复,启动区外详规、低效用地再开发、全球数贸创新港等多项专项规划同步推进。按照杭州规划,临空将打造成大走廊的门户经济中心、枢纽经济中心、贸易经济中心和会展经济中心,打造全球数字贸易创新港、国际航空服务枢纽港、全国临空高科技产业高地和全国临空会展商务新高地,抬升整个城东智造大走廊的能级。

第二条,钱塘江创新轴。

去年,杭州发布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规划,明确在城东智造大走廊打造“一高”,即临空经济示范区制高点;“一轴”,以杭州高新开发区为引领的钱塘江创新轴。

这是一条什么轴?“从产业定位看,钱塘江创新轴上的高新区(滨江)、钱江世纪城、江南科技城、临空经济示范区和钱塘(新)区主导产业相对错位,从高新技术、总部经济、科创、智能制造、商务会展,创新轴上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

临空,直接关系到杭州“东西并进、两廊联动”发展战略。在这条轴上,临空拥有市域内罕见的连片土地和工业基础,成为钱塘江创新轴上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的关键承载,将打通与城西科创大走廊间的硬核产业中轴。

第三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从长三角俯瞰,杭州临空向东辐射绍兴、宁波,向北可以连接嘉兴、上海,向西通过轨道交通可以快速直达城西科创大走廊,能够充分发挥辐射、联动和溢出效应。既临江、又近海,而且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的金南翼,如此优越的区位条件,在长三角乃至全球都是罕见的。

“杭州临空区域正在成为一座世界级的空港枢纽,是未来长三角的一个‘交通之心’。”上海同济规划院空间规划研究院院长朱郁郁说,这个“交通之心”带来的不仅是旅客量级的跨越,还将重塑长三角的临空经济发展格局。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格局下,临空将以“点”的突破,立体化带动“廊”的提升,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向杭州快速涌入。

硬核产业扬势

高能级“链主”项目集群驱动

不久前,浙江省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主会场设置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每一季度的省级重大项目开工,主会场的选择既检验属地经济质效,又蕴含全省产业发展方向。

对临空而言,这次开工是“风向标”。

“区域战略发展能级的抬升,产业是最坚实的支撑。”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从全国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的机场来看,杭州机场是唯一被定义为“区域航空枢纽”而非“国际航空枢纽”的机场。在航空能级上,杭州不仅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甚至与成都、西安、哈尔滨等城市也有差距。

临空要捅破杭州航空产业能级提升的“窗户纸”。

长龙·国际再制造中心开工,将结束飞机发动机在杭州不能维修的历史。项目投资50亿元,总用地面积约338.7亩,聚焦大飞机关键部件试验、检测、维修及创新研发,投产后可实现年维修发动机300台,营业额超120亿元。“将带动航空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发展,对杭州乃至浙江深度嵌入大飞机制造体系、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说。

三年扬势,从时与势看,临空已进入百亿级、50亿级“链主型”大项目集群驱动阶段。

今年年初,杭州临空首个百亿级汽车电子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封顶,标志着临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迈入关键一步。围绕汽车电子制造“链主型”产业,上下游企业寻“链”而来,在临空打通材料、生产、模块、终端车厂产业链闭环,带来产业发展的全新活力。

“产业空间腾挪后,高端项目集聚的‘临空现象’正在加速形成。”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综合保税等各自产业本底的优势,临空形成“高大上+链群配”的产业生态。比如以生物医药头部企业为“链主”,创新药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将力争通过5—10年打造成浙江省生物医药跨越发展先行区。

(原标题:杭州临空“三年扬势”迈向城东智造大走廊高质量发展制高点——再造新工业 杭州“向东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郑宸 俞秀春 陈艺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