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杭州市在碳达峰试点城市数字化工作推进会上,正式发布全省首个城市级碳预算管理数字化平台。
该平台由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标志着杭州在碳治理领域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从平台可以看到,2025年杭州全市碳排放强度预算目标为0.433吨/万元,较2024年下降4.7%。至“十五五”末期(2030年),碳排放强度累计降幅将达16%,预计降至0.364吨/万元,对标加拿大等国际先进水平。该平台不仅能对整个城市的碳预算目标进行核算,还建立了不同领域、行业、企业的全层级核定模型。
以建德海螺水泥厂为例,作为典型的高耗能企业,2025年碳预算总量是329万吨,截至目前执行进度为19%,额度充足。其中一系列节能减排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1.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在今年前4个月发电424万千瓦时,节省电费264万元,减排超2000吨;当地供电部门帮助建设的绿色生产线减少碳排放1.4万吨。
“通过手机可实时查看碳排放数据,我们企业节能降碳方向更明确,更加有的放矢。”建德海螺水泥厂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