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杭州视障企业家王雪华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这位自幼与光明“绝缘”的创业者,用半生诠释了“在黑暗中绽放光芒”的奇迹,更以赤诚之心为万千残疾人点亮希望之灯。
自强不息:在黑暗中绽放光芒
王雪华一直戴着一副平光镜,这副平光镜无法帮他看清楚世界,却能让大家看到更有精气神的他。作为一名一级重度视力残疾人,王雪华的人生似乎与“轻松”二字无缘。
0.1的视力、高考体检不合格、务农时满身伤痕……这些构成了王雪华的青春记忆。面对命运的重击,他选择以坚韧回击:用7年时间将2亩菜地发展为千亩现代农业园;园区征迁后,他二次创业成立467创意联盟,靠11次高铁往返、上万公里奔波,引入知名设计院并带动11家上下游企业入驻。“服务比常人更细致,政策比同行更通透”是他的秘诀。
经过8年的努力与积累,467创意联盟逐渐从1幢1000平方米的小楼发展成如今6幢楼12万平方米的市级文创园区。据统计,近年来,该园区共累计招商、孵化文创科技企业600余家,招商引资总额超60亿元,年均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房租收入)8000万元以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该园区荣获杭州市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称号,他本人也荣获“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并在2023年被评为杭州市第二届十佳自强创业之星,还担任了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炬手。
大爱无疆:为他人点上一盏引路之灯
“与高校的失之交臂一直在我心里留有遗憾,因此我也时刻惦念着与我一样的残疾人朋友们的求学之难。”2020年起,“勇敢的创业者”王雪华,又成为无数名特教学子“温暖的引路人”——他设立了“浙江省特教园丁奖”,五年捐资110万元,累计表彰150名特教老师;2021年,他又向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捐资50万元成立教育基金。
除了在特殊教育上尽己所能,王雪华还关爱走出校门的残疾人。“毕业后怎么就业?有创业的想法要怎么实践?有艺术才能的残疾人会不会被埋没?回答这些问题并不简单,但我一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王雪华说。
2022年起,王雪华在园区内打造了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杭州潮未来残疾人创业孵化园,为残疾人创业者提供免租金、免物业费、免水电费等优惠,三年来已投入500余万元。现已成功培育孵化残疾人创业企业15家,50余名残疾人在此实现高质量就业。
不仅如此,2023年起,王雪华筹备组建杭州六六声生残疾人艺术团,至今已投入近百万元,为百位视障从业者提供艺术培训、演艺演出、就业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2024年,在王雪华的不懈努力下,该艺术团承接了省市残联特殊艺术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等20余场演出任务,为视障艺术从业者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
“残疾人的苦难我感同身受,残疾人事业任重道远。虽然我看不见脚下的路,但我愿做残疾人伙伴的引路人,当一名快乐的助残人。这个全国自强模范称号,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希望自己永远在路上,助力残疾人事业更好地发展!”王雪华说。
相关新闻:
浙江强脑科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今年5月18日是第35次全国助残日,在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与王雪华同获表彰的还有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均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强脑科技凭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让残障人士在冬奥会、亚残运会等国际舞台“展现未来”。其智能仿生假肢已惠及上千名残疾人,而针对孤独症儿童研发的“开星果”训练系统,更将脑机技术应用于神经疾病治疗领域。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则以“一个都不能少”为理念,累计投入超1.5亿元,通过创就业支持、无障碍倡导等四大领域构建助残生态,助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