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有多少种鱼?杭州新出台战略计划,与你息息相关……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1-16 22:47   

为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园林文物局、市林业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权威解读《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5年)》相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杭州生物多样性保护

《战略行动计划》正式出台

作为“两个先行”的集中展示之窗,杭州市拥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先天优势和良好工作基础,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100+”典型案例中杭州入选4个。目前,杭州市已拥有9个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近五年共举办生物多样性相关活动1100场,组织研学超200次。去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发布了全国首个省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社会反响热烈。

近日发布的《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战略行动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是落实国家和浙江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实践,是新时期美丽杭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提升美丽杭州影响力的重要抓手。

《战略行动计划》明确了新时期杭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领域和优先行动,将为全市各地各部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引。

四大优先领域

25项优先行动,46个建议项目清单

那么,《战略行动计划》具体有哪些内容呢?

据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战略行动计划》充分考虑了联合国“昆蒙框架”文件提出的到2030年优先实现的23项行动目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的主体内容,同步衔接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5年)》相关部署,结合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等工作进展成效,着眼于加快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建设、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倡导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行动、和美乡村建设与共富、传统知识传承与弘扬、信息化建设与数字赋能等重点任务,部署了四大优先领域,提出25项优先行动,46个建议项目清单。其中很多都与市民息息相关,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比如优先领域第一部分就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战略行动计划》提出落实并完善生物多样性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和规划体系,带动企业参与、倡导全民行动等5项优先行动和10个建议项目,从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例如完善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基础设施,深化自然教育、生态体验、野外探险等沉浸式体验产业发展等。

优先领域二为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针对我市在发展过程中对生物资源和环境产生的消耗以及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战略行动计划》立足于美丽杭州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出了重要生态空间保护、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多类型生态廊道构建、推进就地保护、完善迁地保护体系、野生生物资源可持续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等7项优先行动和13个建议项目,从生态系统及栖息地保护及连通性修复、物种保育与种群恢复、生物安全管理等多个层面,减缓超大城市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对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威胁。例如深化西湖全域综合提升和西溪原生态保护,开展湿地修复,建设全市湿地科普宣教基地达到15处等。

提升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共享水平作为优先领域三的内容,立足于国际国内对生物多样性多重价值的关注与杭州生态共富发展需求,提出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科学管理、重点行业可持续管理、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友好建设、生物多样性融入和美乡村建设、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传承与弘扬等6个优先行动和15个建议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未来将挖掘生物多样性富民潜力,激发社会公众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生动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例如新建市民公园等城市公园200个以上。因地制宜推广稻经轮作、稻渔共生、稻禽协同等综合种养模式。

要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离不开管理的创新。优先领域最后一项为加强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杭州市智慧管理的综合实力,设置了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智慧监测、数字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监督执法能力、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国内外合作交流等7个优先行动和8个建议项目,全方位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现代化。例如推进杭州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严格实行钱塘江干流杭州段及其重要支流禁渔等。

接下来,公众可以在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官网等平台查阅这部《战略行动计划》的全文。大家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深深植入市民心间,凝聚起全社会共建美丽杭州的力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打造具有杭州辨识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典范。

答记者问

Q:

《战略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重要生态空间的保护,构建多种类型生态廊道,推进就地保护体系建设。请问市规划资源局在生态空间保护方面有什么举措?

A: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潘希统: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局主要通过规划编制、分区管控、生态修复等方面落实生态空间保护,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提供空间保障。

一是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传导实施。2024年10月20日,《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赋予杭州更高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我们划定4693.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筑牢重要生态屏障,加强千岛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等生态保护修复,维护森林、湿地等特色生态系统,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总规》明确了保育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提出打造生态友好型城市,要求严格就地保护天目山、清凉峰等区域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江海湿地候鸟迁徙栖息空间,保护修复西溪湿地、五常和睦水乡、山湖湿地、三白潭湿地等城市周边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依托自然保护地,加强具有地域特色的植被景观和物种储存库保护,恢复指示性物种栖息地,有效保护区域重要生态系统、物种及其栖息地,做好生物就地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我们将通过“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级传导落实总规要求,将生态保护空间落实落细。

二是分区分类引导生态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手段,分类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开展环千岛湖饮用水水源地周边水源涵养区、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内的受损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显著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有序推进城市周边湿地内建设用地减量,促进低强度复合利用。西部山地丘陵地区优化生态敏感区域的农业耕作,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东部水网平原地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重要河湖周边农业面源污染。按照国家、省要求实施废弃矿山修复和裸露山体治理恢复。

三是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2018年,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列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试点。我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林水局等部门,共同推进建德市、淳安县两个试点地区实施保护修复工程,通过空间规划和管控、系统治理、技术创新、机制创新、资金整合等多重举措,于2023年全面完成了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省级验收,通过修复整治,流域生态风貌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逐渐提高。

下一步,我局还将积极推进规划实施,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系列工程,科学保护湖岸线、山脊线和天际线,推动水质持续向好,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我市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Q:

我们知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背景下,城市绿地可以说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底,杭州市如何从城市绿地建设着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呢?

A:

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唐宇力:众所周知“生态兴则文明兴”,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的生态建设始终是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完善全市绿地系统,凸显绿地的生态功能,我局在2023年12月编制出台了《杭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年)》,这个规划立足全域绿色生态协调,尊重杭州自然地理特征和山水格局,以保护好自然生态为前提,从顶层设计上为未来10年杭州市的绿地建设明确了方向。通过形成“蓝心绿底、三江两脉、绿楔融城”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网络,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让我们杭州这座城市的生态根基愈发坚实。

2024年,我们紧紧抓住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这一指引,持续完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村镇)公园-游园”四级城乡公园体系,新(改)建公园共71个,三年来共建成公园212个。多类型的公园带来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为鸟类、昆虫等众多生物构筑友好的栖息家园,稳固城市生物多样性根基,同时也成为向大众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最生动的前沿阵地,让生态科普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搭建政策框架、引入数智化管理平台,强化城市古树名木的智慧化保护;充分利用各类公园,尤其是植物园、古树名木、传统花卉的独特魅力和优势,全方位做好科普宣传,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深深植入市民百姓的心中,凝聚起全社会共建生态杭州的力量。

Q:

杭州的森林、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家园,请问市林水局在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方面有哪些举措?

A:

市林业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家驹:杭州是浙江省第二大林区,拥有110万公顷的森林和13.43万公顷的湿地,并且设有天目山、清凉峰2处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和西溪国际重要湿地,这些都是生物多样性得以繁衍的家园。近年来,市林水局致力于栖息地保护,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森林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森林提质,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35%,在全国省会城市居于首位。我们实施湿地保护修复三年行动,比如像余杭北湖草荡湿地生态修复、富阳阳陂湖湿地生态修复分别入选2023、2024年度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青山湖森林公园、西溪湿地等5处被选为浙江省第一、二批观鸟胜地。我们持续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繁殖和生存提供优质环境。

二是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经整合优化后,杭州建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25处,占杭州市域面积的14.9%。并且我们以扩区方式将“天目山-清凉峰”联合申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将原来的保护区面积从43平方公里扩大到547平方公里,扩大了华南梅花鹿野生种群的生存环境。同时我们加强立法保护,市人大出台《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为自然保护工作提供了行政和司法双重保障。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督,每年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强化栖息地保护宣传教育。市林水局、市生态环境局等联合发布《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组织开展“杭州市生物多样性观察节”,连续举办14届小学生观鸟节、7届小学生自然笔记大赛。上城区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友好城区,全市共建成特色保护基地3个、特色宣教基地4个、样板型生态共治中心3个,涌现出了“鹿爸爸”章叔岩、“西湖鸳鸯护卫队”等有影响力的典型人物和生动事例。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Q:

杭州在保护钱塘江流域渔业资源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A: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卓齐龙:钱塘江横贯整个杭州市域,是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区域。近年来,杭州紧盯“保种源、保水域”,促进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保种源。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摸清家底。开展本底调查,发现钱塘江流域有鱼类资源104种,其中经济鱼类40余种。开展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共普查主体821家、面积9.9万亩,核查资源种类100种。二是全面保护。建成市级以上鱼类原(良)种场3家,入选农业农村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种业阵型企业2家。建成千岛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钱塘江富阳段松江鲈鱼、三角鲂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并进行了规范管理。三是开发资源。市级建立“土著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团队”,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开展钱塘江流域渔业种质资源场项目建设,先后采集、保种土著鱼类21种。光唇鱼和马口鱼人工繁育取得较大突破,养殖面积715亩、产量548吨,成为全省主产区之一。淳安县以“淳”牌有机鱼为引领,淡水鱼全产业链产值已超10亿元;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公司的鱼子酱产销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三成。

第二,保水域。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规划管护。编制并发布市、县两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养殖区20.38万亩、限养区79.38万亩和禁养区61.27万亩,将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有机结合。对主要渔业水域实施动态监测和管护,促进水质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率先推广保水渔业,淳安千岛湖“大头鱼保水,小头鱼治水”模式成为全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典范。二是强化增殖放流。从1983年起采取增殖放流措施,放流区域由钱塘江流域拓展至渔业水域全覆盖。在全省率先设立社会定点放流平台,近三年放流土著鱼16个品种6亿尾以上,有效推动了渔业资源恢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24年“全国放鱼日”省级主会场在我市建德举办。三是强化禁渔举措。实施《杭州市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办法》,设定禁渔区、禁渔期和禁用渔具渔法,成立市级水生野生动物专业救护机构,落实三大流域禁渔期制度。全市渔船和渔民数量逐年减少,但我们捕捞产量年增长在5%以上。经调查,钱塘江富阳江段鱼类总尾数及资源量,分别比2018年增长67.4%、42.9%;钱塘江久已绝迹的松江鲈鱼出现恢复迹象,江豚等稀有物种多次出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钱塘江流域渔业资源养护力度,通过推进资源本底调查、实施禁渔期管理、规范增殖放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等措施,进一步提升资源养护水平,并促进渔业增收增效,为美丽杭州建设提供助力。

Q:

杭州市民一直对生物多样性有很高的关注度,请问行动计划发布后,杭州在强化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高参与度上,还会有哪些做法举措?

A: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骆荣强:保护生物多样性,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活方式,倡导“光盘行动”,选择环境友好的服饰,拒绝购买和食用非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共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等等。随着新媒体、AI技术、智能手机,特别是高质量在线数据库的普及,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动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杭州市民一直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高度的关注和参与热情,我们的生态环保志愿者也很多,规模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在《行动计划》中我们将“带动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倡导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行动”两项优先行动,计划是在2030年之前陆续推动两项重点项目。具体来说,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做优生物多样性友好单元建设。推进公园、学校、社区、商场、景区等友好单元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廊桥、河道、林场等友好细胞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互动模式。目前我市已经有了一些样本,例如,紧邻吴山景区的郭婆井“林下荒野”友好公园,园丁种上了紫金牛、蜈蚣草等四季植物来丰富生态草境,新增了本杰土堆和旱溪生境,还设有乡土药草花圃,是市民朋友家门口寓教于乐的休憩地、科普地。

二是做细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培育。在我市9个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基础上,我们继续培育并建设不同主题的体验地,然后由点到线,新打造6至8条特色生物多样性体验线路。以现有的体验地为例,比如,我们临安天目山体验地,有远古植物观测道等观测点,还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厅、科技馆等,是公众探寻物种宝库之秘的大树王国。

三是做精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我们联合民间组织、科研机构举办杭州生物多样性观察活动,比如我们有二十四节气生物多样性体验活动等,形成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杭州经验模式等。我们出版杭州常见鸟类、植物等生物多样性丛书,结合六五环境日、国家生态日、国际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广泛进行宣传,让更多公众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除此之外,目前上城区、西湖区、钱塘区部分小区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生境花园、人造灌木丛、人工鸟屋等生物多样性友好设施的建设,让公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生物多样性带来的魅力。在这里,我们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无论是亲身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还是与家人、朋友分享生物多样性的知识,都是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贡献。贡献不分大小,凝聚的都是力量。

(原标题:钱塘江有多少种鱼?杭州新出台战略计划,与你息息相关……)
来源:杭州发布  作者:资料 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园林文物局、市林业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编辑:方熹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