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杭州公安在确保民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助力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公安局组织召开“一体推进‘三大警务’建设 护航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话题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周郑介绍了全市公安机关一体推进“三大警务”建设,护航服务经济民生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情况。
推进“共富警务”建设 打造“金盾护杭”品牌
杭州公安以“惠民利企助发展”为出发点,深入推进共富警务建设,构建形成以“护航城市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为重点的任务体系,全力支撑和服务杭州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
坚持护“杭”城市战略
助力招才引智。高质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高校毕业生落户要求,取消市区积分落户名额限制,实施县域经常居住地落户政策,新政实施以来人才引进落户同比上升27.2%;全面落实国家移民局出台的移民出入境便利新政,新增临平签证点,在市政府推动下,创新打造综合涉外服务平台“AI Hangzhou”,办理在杭永久居民同比增长291.8%,其中人才占比67.8%。
固化亚运安保经验助力打造国际“赛”“会”之城。建立大型活动分级审批模式,优化安保服务措施,“构建大型活动全周期服务体系,助力打造国际‘演艺赛会’首选地”,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今年以来圆满完成大型活动安保任务1348场,同比增长114%。
探索超大城市交通治堵新路径。研发应用道路速度管控、数智绿波在线等智管平台,建成470公里绿波带,对2298个信号灯优相位、降周期,实施了178个拥堵路口、47条慢速道路滚动治理。在主城区交通量同比上升7%的情况下,高峰干道均速同比提升4.2%,西湖景区假期延误指数同比下降19.9%,拥堵指数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降至第44位。
坚持护“杭”营商环境
架好警企联络“直通车”。为776家重点企业、524个重大项目配备联络警官,在15个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为企服务专窗,在杭州“警察叔叔”APP开设“助企专区”,为企业提供贴心暖心服务。
开展企业合法权益“快保护”。侦办侵企知识产权案件84起,侦破涉企内部职务犯罪200余起,破获涉企黑客攻击类案件14起,全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发展”。实施商务办事专窗等6项便利举措,为430余家外向型企业提供商务绿色通道服务1760余次。
坚持护“杭”民生福祉
以暖心服务,让获得感更加充实。在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的基础上,推出“一号通问”“一码通查”等增值化服务,于全省公安率先落地“办不成事”反映和解决机制,先行试点全国出入境证件换补发“全程网办”、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
以温情善治实践,让幸福感更有保障。持续规范执法言行、优化执法方式,编制涵盖100余个执法处置场景的《规范执法执勤指引手册》。在“优驾容错”基础上推出“法、理、情”相统一的柔性执法管理措施,力促“柔性执法”释放“刚性力量”,不断提升群众遵纪守法的自律意识。
以严打智治举措,让安全感更可持续。集中开展“夏季行动”,取得了“7类警情案件数下降,6类打击破案数上升,2类隐患清零(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公安归口信访积案)”的战果。统筹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发案数、案损数、百万元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7.7%、35.5%、59.2%,破案数、抓获涉诈人员数、追赃挽损额同比上升12.3%、17.2%、107%。
构建“共治警务”格局 夯实“平安杭州”基础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坚持党政统领、公安主动、部门协同、社会和群众广泛参与,大力推进共治警务建设。
进一步凝聚“平安建设”合力。推动将警源治理、矛盾化解、交通安全等62项重点指标指数纳入全市平安考核。全市191个乡镇(街道)3293个村(社)开展“平安村社”创建,19个重点行业开展“平安示范单位”创建,对35个警情案件高发、治安形势复杂纳入平安建设重点镇街,开展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过程管控力,助力杭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17年获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进一步提升“多元共治”成效。聚焦人、事、物、行业(单位)、力量五大共治维度,确定38个共治警务重点项目,广泛发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不同主体参与警务治理。
进一步浓厚“共建共享”氛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最小共治单元建设凝聚最广泛的共治力量,让共建共享的群防群治氛围更加浓厚。加强警业和行业联动。深化项目警官联络制,指导督促单位内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现联勤联动、一呼百应。
创新“生态警务”模式 护航“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以来,杭州市公安局大力推进生态警务建设,着力构建“全域化布局、全方位联动、全过程支撑”的模式,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护航。
全面布局生态防控“立体网”
布建了一批生态警务“支撑点”。全面形成以市级生态共治中心为枢纽、48个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为支点、35个生态保护宣教基地为补充的全市生态防控站点,实现林区、河湖、景区、矿区、园区“五域”全覆盖。
搭建起一个协同智治平台。上线市级生态警务驾驶舱,打造“生态治理一网统管、生态状况一屏感知、生态警务一体指挥”的协同智治平台,实现生态保护从事后打击向事前预警延伸、跃级。
建立了一支专业守护队伍。建立市局、区县局、派出所三级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河道警长、林区警长、社区民警为主的生态警长队伍,整合基层网格员、护林员、环保人士、平安志愿者,组建14.6万人的生态义警队伍,累计开展生态巡查3400余次,发现解决问题250余个。
联动构建生态环境“防护圈”
强化部门联动,开展联合执法。强化与生态环境、林业水利等6部门联动,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制度,联合开展“绿盾2024”行动,累计执法190余次,双向移交线索40余条,查处各类案件140起。
完善区域联动,跨域协同共治。围绕保护“新安江水系”和天目山山脉,纵深推进区域警务协同,与安徽黄山、宣城等地市签订了生态警务协同共治协议,形成跨区域生态保护“警务共同体”。今年以来,毗邻地区移送生态环境类违法犯罪线索30余条,破获案件21起。
深化校企联动,提升专业水平。与浙江大学、浙江警察学院、省生态环境研究院等高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聘请生态领域专家41名,开展技术咨询培训100余次,不断提升生态领域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
支撑打好生态保护“组合拳”
严厉打击犯罪,守护民生安全。以“昆仑”“剑锋”“绿剑”“清风”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污染环境、非法狩猎、非法占用农用地等涉生态环境突出违法活动,持续保持生态违法犯罪打击高压态势。
落实补偿修复,维护生态健康。主动会同检、法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赔偿。办理杭州首例“以认购林业碳汇替代生态损害赔偿”案件,3起滥伐林木案件当事人认购112吨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并缴纳到位;针对毁林种茶、违规占用林地等案件,共退还林地200余亩、落实补种复绿赔偿80余万元。
加强品牌保护,助力产业发展。聚焦特色优质农林牧渔产业,强化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连续5年对制售假冒“西湖龙井”犯罪开展集中行动,持续加强对余杭径山茶、临安山核桃、淳牌有机鱼、千岛湖有机鳖等农特产品品牌保护,让优质生态环境孕育的农特产品附加值更高。
答记者问
Q:
杭州正在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赛”“会”之城,随着大型演艺、赛事、展会越来越多,请问杭州公安在服务保障安全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A:
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宏光:今年以来杭州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增长明显,同比去年上升114%,刚刚介绍截至目前达到了1348场,特别是演唱会演艺市场尤其火爆。我们的奥体体育场、体育馆,黄龙体育场、体育馆,包括小莲花基本上每周都有大型活动。市公安局不断优化完善各项安保工作举措,助力杭州“赛”“会”之城打造。具体有以下一些工作。
第一是指导风险评估。主动服务,全流程指导承办单位开展安全风险评估,5日内完成安全等级评定,并一次性函告风险隐患。
第二是优化许可审批。提前介入指导,简化审批流程。深度融入全市政务服务“审批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各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大型活动“一件事一次办”综合专窗,一窗收件、内部流转。对同一年度、同一地点、相同内容的多场次活动,实行“一次审批、逐场评估、分级监管”。
第三是强化现场安保。指导承办单位科学投入保安力量及设施设备,同时落实警力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和应急处突工作,保障活动安全有序。
第四是加强交通管理。科学设置活动点位周边交通管控范围,最大限度减少扰民扰企。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加强外围分流引导和“停车场+地铁”换乘诱导,提升观众交通出行体验。
Q:
公安机关在深化改革、服务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推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措施。能否具体谈谈事关城市动脉和群众出行的车驾管业务等民生改革举措?
A: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周郑:近年来,我们杭州公安机关聚焦企业和个人两个办事主体,以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和省委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为牵引,以线下“一窗通办”线上一网通办为服务阵地的一个依托,全力推动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实现了公安政务服务从便捷化向增值化的转变。
截至目前,全市177个公安窗口已经完成了由“专科”向“全科”的跃升,120个公安事项实现了由线下的“一窗通办”到线上的“一网通办”,居住证签注、小型客车号牌申领、普通货车通行证申领等13个高频民生事项实现“一键直办、智能秒办”。特别是在群众最为关切的车驾管服务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推“网上办”“视频办”“主动办”等具体举措。
网上办:我们从2021年3月1日起,在警察叔叔APP推出了车辆上牌“云申领”服务,实现了9项业务线上办,分别为新车上牌、过户转入、市内过户、本人迁入、变更备案、区域号牌换浙A号牌、换领登记证书、学驾退办、取消考试预约。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累计服务44万余人次,让以往线下3小时以上的办事时间,缩短到线上30分钟办结。
视频办:我们从2024年3月1日,警察叔叔APP推出线上“云窗口”服务。对于12项暂时无法实现网上自助办理的车驾管业务,可通过远程视频办完成,分别为取消延期换领驾驶证、取消延期审验、取消延期提交身体条件证明、驾驶证住所地址变更、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网约车变更使用性质、辖区内夫妻共有变更、智能网联车辆临牌核发、同一人名下号牌号码互换、抵押登记、单位用户注册、变更驾校。截至目前累计服务18235人次,真正实现群众办事“跑零次”。
主动办:我们从2023年8月起,对于群众因系统内留存的驾驶证、机动车联系方式错误,造成逾期短信无法发送至驾驶人和车主,导致驾驶证逾期的、驾驶证注销以及车辆年检逾期、车辆强制报废等情况,通过主动电话提醒,防止车主、驾驶人因有效时限到期被设置证照限制。截至目前已电话提醒7.3万人,帮助5.5万人恢复驾驶证资格,2.8万人因此更正了正确的联系方式。
Q:
请问公安机关在服务保障人才强市方面,推出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A:
市公安局副局长秦文:我们在服务保障人才强市方面主要是做了三方面的举措。
一是深入户籍制度改革。大家知道去年5月,杭州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特别是放宽了高校毕业生的落户要求,比如说普通高校应届大专毕业生在杭落实工作单位即可落户,还有就是毕业2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及45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可“先落户后就业”,今年我们在取消市区积分落户名额限制的基础上,又推行了居住证积分常态化工作,将居住证积分申请由一年的集中受理一次转为全年工作日常态化受理,并将积分落户频次从1年1次调整为1季度1次,积极回应新市民和青年群体诉求。今年以来,我们已为7.1万人提供积分常态化受理服务,全力服务杭州“春雨计划”。同时,我们也推出居住证“一键直达”,为符合条件的群众主动发放电子居住证,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共计发放37.58万张。
第二方面我们是做优人才落户服务。比如今年开展了“高校毕业生毕业服务季”活动,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留杭,全市共组织上门宣传和专题讲座210次,服务毕业生2.6万人次,现场办理落户5千余人。今年我们还推出了“人才居住证一件事联办”服务,为引进人才居住证持证人本人及随行配偶、未成年子女办理《居住证》提供便利,实施同步申领,已办理3200余人。
第三方面我们是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积极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系列引才政策和便利措施,拓展了“五星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出入境、交通、金融等应用场景;会同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开展跨境电商“高精尖缺”人才评审认定,已帮助跨境电商企业招引12名外籍主播人才;同时推进了“引才引智常青藤”计划,以“聚英汇才”专题服务月系列活动为抓手,为外籍人才开展移民便利政策宣讲200余场次,点对点服务外籍人才800余名,举办各类移民融入活动70余次;在市政府推动下,我们今年还打造了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AI Hangzhou综合涉外服务平台”,体验人次约20万,境内外相关传播阅读量达到8.9亿次。
Q:
杭州公安创新“警小爱”AI社区民警,请问“警小爱”AI社区民警具体有哪些功能,居民如何与我们的“警小爱”AI社区民警建立联系?
A:
市公安局副局长秦文:大家知道,当前正是从熟人社会转变成陌生人社会的转型,我们传统的社区警务难以适应新的城市发展的需求,所以杭州聚焦派出所主防新质战斗力的提升,主动抢抓群众社交方式转变及人工智能应用兴起新机遇,创新打造了这个“警小爱”AI社区民警。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加持,“警小爱”可全天候响应群众政务服务和法律政策咨询、民情民意的反映,以及违法犯罪线索举报等,是居民群众微信朋友圈中一位24小时永不下线的“AI警察朋友”,也是社区民警的警务团队中的“新质力量”。
居民朋友们无需下载软件或APP,也不用实名认证,只要扫码,就可以添加“警小爱”为好友,非常方便。大家如果有户籍办理、出入境证照办理、车驾管业务办理等政务咨询或者法律咨询,警小爱都可以实时答复,不用再为找谁去问或者到哪里去问而烦恼;如果身边有违法犯罪线索或者平安方面的隐患,也希望大家用图文、视频等方式向“警小爱”反映,用我们每个人的微力量来共同呵护自己家园。
当然,“警小爱”还在起步阶段,我们把她定位为还不满3岁,我们还在不断地训练她,并拓展在线取号、导办等服务功能,成长的烦恼也很多,也恳请广大市民朋友用理解和包容的心态,与我们共同见证警小爱的成长,对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也希望能够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随着警小爱的不断成长,相信大家会越来越喜欢这位24小时永不下线的AI警察朋友。希望它能解你烦忧,保你平安。
Q:
请问杭州公安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犯罪方面,具体有哪些做法?
A:
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宏光:今年以来,杭州公安立足打击破案的主责主业,聚焦党委政府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高精准预警防范、高质量侦查打击、高效能组织协同,以“昆仑”“剑锋”“忠诚”系列行动为牵引,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建筑垃圾、非法处置危险废物、非法占用农用地,侵害群众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犯罪行为,坚决营造“零容忍”高压严打态势。截至目前,全市共破获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方面的各类刑事案件235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89人,应该说有力震慑了破坏生态安全犯罪,保护了杭州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