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江玥 摄 制图 高薇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代表中国女性力量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但鲜有人知道,这7个字的诞生和位于建德市梅城镇的千鹤村有着密切联系。
车子行驶在建德“杨梅线”,千鹤村沿着公路两侧延伸,青山绿水之间,俨然一副未来乡村的模样——村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文化地标气派十足;沿路的民房统一规制,门前庭院各显其美、独具江南味道;点缀在民房之间的私厨、民宿、咖啡店尽显“网红”气质……
2019年以来,千鹤村通过充分挖掘“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千鹤妇女精神,一股“她”力量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村庄建设和发展中来,顶起了未来乡村的“半边天”。
找回千鹤名 摘掉“后进”帽
“20世纪50年代,我们千鹤村的妇女打破传统旧俗,走进田间地头,在全国首创执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投身农业生产劳动,不等、不靠、不怕苦。”
走在千鹤村里,千鹤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丽娜给我们讲起千鹤故事。
正是这种精神,得到了毛主席的亲笔按语,提出“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千鹤村也因此成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重要思想发源地。
“不过十多年前,因为行政村规模调整,千鹤村改名城西村,一度淡出大众视野,‘千鹤精神’停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后来,我们通过党员会、户主会开展‘千鹤归来’大讨论,2019年11月,‘千鹤’这个在梅城人心中悄然隐藏的名字,又重新归于脚下这片沃土。”王丽娜说。
找回名字的千鹤村,也在同一年,决定摘掉“后进村”的帽子。
赶上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千鹤村先后经历了“棚厕革命”“附房革命”“围墙革命”。
“短短300天,我们村实现了村庄大变样,3000平方米加层、1万平方米附房、3公里围墙按期拆除,还把闲置空间变成鹤家童馆、书房、文化礼堂,沿江200多亩的荒地成了鹤彩乐园,还打造了美丽庭院示范带。”王丽娜说。
聚起千鹤人 组建“她”力量
归来的不仅是名字,还有一脉相承的精神。
这两年,千鹤村顺势重组女子民兵连、“婆婆妈妈”调解队,开设起了“鹤宝学堂”,老年食堂“幸福方桌”,修订村规民约,每年举办村晚和重阳宴。
“我们以‘党建+妇建’引领群建,在党建网格的基础上搭建妇联微网格参与村庄建设。妇联网格执委、千鹤女子民兵连、千鹤嫂志愿服务队、调解队等队伍,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庭院、文明乡村建设中冲在第一线,发扬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王丽娜说。
村里还特别搭建了“鹤嫂交心角”“姐妹长桌会”等平台,化解日常邻里矛盾纠纷。千鹤嫂志愿服务队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目标,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查,维护妇女权益,并在建德全市层面进行推广完善。
“为了唤醒百姓当家做主的意识,我们还推行每天‘劳动一小时’‘人人都是保洁员’制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王丽娜说,现在的千鹤村“没有一个聘用的保洁员,人人都是保洁员,个个都是当家人”,一年为村里节省保洁开支30余万元。
传出千鹤情 女主人个个当老板
如今,新时代的“千鹤妇女精神”被赋予了“自强奋斗撑起半边天,创新创业敢为天下先,忠诚奉献共圆家国梦”的新内涵。
千鹤村充分发扬精神,在村里建起了“共富坊”,与周边三个村开展党建联建,共同成立公司,盘活了3座厂房、2000多亩荒地,建起了“千鹤红共富产业园”,不仅有了自己的土特产,还每年给每个村增加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与此同时,我们再次打响‘千鹤嫂’品牌,千鹤一面、千鹤土油、千鹤女酱等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了伴手礼,千鹤嫂创业街、直播间、创业联盟等成了知名IP。”王丽娜说。
村里的粽子大户——“千鹤嫂”黄文娟,有了品牌“流量”加持,从土作坊转型为粽子工坊,单只价格上涨60%,一年销量超10万只。
千鹤村还通过招募“乡村梦想家”专业运营团队、挖掘“她故事”探索建立“梦想村民”机制、开展女性文化产业链人才团队的招引招募等形式,盘活村庄“存量”变“增量”,处处庭院是小店,女主人个个当老板,在村庄产业升级、增收共富道路上,进一步发挥“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