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月27日至28日,第七届“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系列年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模式入选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环境与韧性”优秀案例。
据介绍,“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8年面向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成立的组织。2023年起,该联盟在亚太地区启动“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将在六年间,每年开展一次世界遗产有效保护与利用的优秀案例征集与评选。第一批“环境与韧性”优秀案例,共有来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3个国家的7处遗产入选,西湖为其中之一。
作为世界遗产城市,杭州的日常烟火与一汪湖水息息相关。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分享了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的探索经验,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西湖的管理不仅仅在治理水,还在于还湖于民,统筹考虑可持续的环境、文化、经济、社会、治理要素,打动了所有评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项目主管李泓说。
湖底疏浚的淤泥变废为宝,成为了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本世纪初,西湖完成了成湖以来第八次大规模疏浚,湖底淤泥经过集中处理堆晒,其中沉睡上百年的植物种子复苏、生长,形成了如今江洋畈生态公园层次丰富的次生湿地景观。局部地区的小规模疏浚也在持续进行,淤积处的泥土转运到荷塘,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景提供了自然的养分。
一面疏通,一面引入,西湖的引配水工程解决了封闭型浅水湖的水源流通难题,还串联起了钱塘江与京杭大运河的水资源循环。目前,西湖周边设有2座水沉淀处理设施,通过6个进水口,每年将1.2亿立方米的钱塘江水引入西湖,按照库容量计算,西湖相当于每月换一次水。同时,西湖还设有9个可控的出水口,可引导湖水流向水位更低的大运河,实现钱塘江、西湖、大运河的水源互通。
保护的基础上,还湖于民的公众参与机制,使西湖发挥着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贡献。共管、共享的理念下,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西湖成为公众的大客厅,每年承载超2000万人次的游览,还有上万人组成的“西湖志愿者”队伍穿梭其中。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文化遗产保护资深专家哈塔雅·西里帕塔那坤(Hatthaya Siriphatthanakun)注意到了青年人在西湖保护和管理中的知识传播作用,2012年以来,来自全国各高校的500余名“西湖文化特使”将足迹拓展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了解西湖做出了鲜活的尝试。
西湖属于每一个人,景中村里原住民的安居乐业,同样被纳入让惠于民的遗产管理辐射范围。位于西湖核心景区的龙井茶产区,开展截污纳管、线路改造等整治工作,住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相继出台,2023年,西湖遗产区龙井茶总产量达171吨,总产值2.72亿,茶农得到了靠山吃山的实惠。
来自中国、日本、印度、泰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位遗产保护专家和实践者参与本次会议,一同走访参观了西湖各区域的治理情况。会议还宣布,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繁荣与生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可持续发展项目组成员加布里埃尔·卡巴莱罗(Gabriel Caballero)表示:“在不牺牲所拥有遗产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的议题。中国的保护案例非常精彩,为各遗址地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令我们期待未来更多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