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来拱宸桥畔走一遭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23 07:21   

杭州有句老话,“城隍山上看火烧,拱宸桥头乘风凉”。如今的拱宸桥,依然是两岸居民和往来游人经过时愿意驻足停歇之处。运河两岸的白墙黛瓦间,发生过许多故事,而这座桥、这条河,也将继续参与到这座城市的未来。

秋冬转换时节,杭城景色绝佳。有时间的话,不妨以拱宸桥为核心,沿着这条悠悠运河逛一逛,开启一趟穿越时光的城市探索之旅。

曾经的杭州“北大门”,看到桥就到家了

作为大运河南端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长约98米、高约16米,两端桥头处有12.2米宽,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是杭州最高最长的石拱桥。

脚下是流淌千年的运河,两岸白墙黛瓦,绿树掩映其中,不远处高楼大厦林立……站在桥上,不禁遥想,古人伫立在这里时,看到的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拱”字义为两手在胸前相合,“宸”字指北辰所在,是帝王的代称,所谓“拱宸”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据说当年康熙、乾隆皇帝十余次南巡都是经塘栖从拱宸桥进入杭州的。拱墅区的“拱”便来自拱宸桥,而“墅”则指湖墅。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三百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三毁三建,第三次重修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

虽然武林门才是古杭城的北门,但多年以来,拱宸桥一直担任着“北大门”的重任。运河繁盛之时,络绎不绝的商船满载着江南的富庶从拱宸桥启程,一路北上。官员上任、卸任,外国商人、传教士来杭经商、考察、传教也必经此地。

西湖、钱塘江、大运河、西溪湿地,几处与“水”相关的风物,承载着杭州独有的自然景观与浓厚的人文底蕴。其中,穿城而过的古老运河,又以拱宸桥一带最具有代表性。

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早在元朝,这附近就是繁华的“北关夜市”;在清代,康熙、乾隆南巡也是从这里进出杭州;到了近代,这里成了杭州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浙江省第一盏电灯在桥西亮起,浙江麻纺厂、杭一棉、杭丝联等老杭州人耳熟能详的“大厂”都聚集于此……

大兜路历史街区

这也让拱宸桥成为杭州人乡愁的象征,外出闯荡的游子归乡,看到这巍然屹立的桥,就意味着到家了。

现在的拱宸桥,依然是杭州的标志性景观。2005年,杭州秉持“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对桥体进行多次修缮。如今的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两侧以素面石栏围护,栏板间立有48根雕有仰莲纹样的望柱。桥东端北侧建有八角重檐桥亭一座,内立八角形石碑,碑面刻有《拱宸桥修建记》。

由于运河航运繁忙,为避免船撞,在桥的主孔上、下游共设置了四个防撞墩,每个防撞墩上均雕有神兽蚣蝮(gōng fù)。趴蝮是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好水,又名避水兽,是古桥的守护神。上岗后的十年间,这四只形态慵懒可爱的“护桥神兽”有三只先后被撞落入水中,2016年重新安装,继续“满员”守护这座桥。

几百年前,杭州的夜生活就很热闹

钱塘自古繁华。早在唐朝时期,杭州就有“夜生活”了,只不过主要以官员和富商为服务对象。到了宋朝,夜市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一些娱乐场所甚至通宵达旦营业。元代开始,为了城市安全,朝廷逐步提升宵禁力度,杭州夜市最热闹的地方也移至城外的湖墅和北新关一带,也就是后来的拱宸桥附近——这就是被列为“钱塘十景”之一的北关夜市,也是十景中最有烟火气的一个。

明代诗人郎瑛在《北关夜市》诗中描绘道:“地远那闻禁鼓敲,依稀风景似元宵。绮罗香泛花间市,灯火光分柳外桥。行客醉窥沽酒幔,游童笑逐卖饧箫。太平风景今犹昔,喜听民间五袴谣。”可见当时杭州城市生活之丰富和商业之繁华。

明代绘画《海内奇观·杭州北关夜市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武林门外灯火通明的夜市景象。图上星月高挂,城墙雄伟,店铺林立,挑担的小贩、嬉闹的孩童、畅饮的酒客穿插其间。近年来还有以此画为素材开发的各式北关夜市文创IP形象。

热闹非凡的北关夜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行商走贩涌向湖墅,扩大了湖墅的疆界,清代魏标《湖墅杂诗·跋》里记载:“南自武林门至北新关,而拱宸桥附焉;西自钱塘门至观音关,西古荡附焉;东自艮山门至东新关,西范浦附焉。”

2022年,“北关市集”的名字被重新拾起,在大兜路和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开启,如今已成为常态化的市集,每周四到周日开市,主要集中在大兜路。不仅是夜市,白天也很热闹,尤其是天气好的节假日,首饰、陶瓷、花艺、糕点、书画……品类五花八门,摊主们也和当年的商贩大不相同,很多都是有本职工作的“斜杠青年”或多渠道经营的创业者。如果正好赶上,可以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小玩意。

没有市集的时候,运河畔也同样好逛。桥西街区茶馆、咖啡馆扎堆,一路还有书店、餐馆、国医馆、手作体验店等。天气渐冷,围炉煮茶的时候快要到了,走累了进去喝一杯温热的茶或咖啡,看运河船只往来,与友人闲聊或者啥也不做发发呆,都十分惬意。

(原标题:深秋时节,来拱宸桥畔走一遭)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方玉倩 摄影 记者 陈中秋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