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融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文化出海成为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我国的文化产品出口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但仍是知识产权进口大国,文化贸易顺差与文化输出逆差并存,出海的文化产品并未形成相应的文化影响力。有专家分析,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对劣势体现在头部企业、文化IP、出海平台三个方面。
余杭作为杭州融入“一带一路”的门户枢纽,自唐宋以来余杭的丝绸、茶叶等就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如今,余杭以心怀天下的胸襟拥抱“一带一路”,以通达天下的网络链接“一带一路”,以走遍天下的情怀融入“一带一路”。
如何付诸实践?
一大批余杭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崭露头角。比如,作为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领航企业”,华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产品销售网络,不但自身实现从“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出去”的转变,而且通过境外工业园平台助力300多家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余杭还出台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政策20条,设立文艺发展基金,加快打造良渚文化IP。在良渚文化大走廊,符合一定条件的原创动漫、影视、游戏作品,因文化出海产生的翻译费用补助50%,单个作品最高补助100万元,单个企业年度最高补助300万元;符合条件的影视作品海外发布活动,对在海外举办的影视首映礼,按活动投入补助50%,单个活动年度最高补助50万元。
除良渚文化外,诸如径山茶文化等也在发力。面向俄罗斯、英国等“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及茶叶生产、消费大国,余杭积极开展茶文化国际交流活动,向世界分享“径山茶宴”蕴含的茶和天下“中国文化”,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相比于科技产品和一般货物,文化出海会遇到相关审批办理事项较分散、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余杭区打造文化出海一站式服务平台。
2023年,新一批12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正式获得授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杭州)为浙江唯一入选基地。其运营主体是良渚新城下属的杭州良渚文化城集团有限公司,服务载体就设在良渚数字文化社区。
以此为契机,余杭打造一站式企业服务大厅,提供285项高频政务服务,以及知识产权、跨境电商、产业政策等9大类特色增值服务。今年,浙江省委改革办和省发改委联合发布2024年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余杭区打造文化出海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对外文化贸易改革”案例成功入选。
向内寻,向前走,向外融,全方位擦亮“五千年中国看良渚”的金名片,使其变得更深厚、更绵长,正是余杭繁荣发展文化产业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