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实事提前“交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13 07:11   

旧小区“新”了 老居民“乐”了

杭州日报讯 “以前小区广场都是乱石堆积,现在大不一样了,成了儿童乐园,真当舒服!”拱墅区上塘街道天时苑小区前段时间迎来了“新生”,如今,居民王阿姨每次带孙女下楼玩,总忍不住夸夸小区的变化。

天时苑小区的华美变身,正是杭州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缩影——今年,老旧小区改造被列入省市两级民生实事项目,其中,省民生实事计划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0个、2542栋,截至10月底,已开工270个、3000栋,开工率104%;市民生实事计划完成改造老旧小区200个,截至10月底,已完工201个,完工率101%。

“今年,我们坚持以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这‘三大革命’为牵引,从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幸福美好家园。”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民生无小事,必须将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实事做好做深做透,全力交出高分答卷。

基础设施补齐 “面子”更美了

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消防设施完善、安防设施完善、给排水管网改造、照明设施更新、环卫设施更新、建筑屋面修补、道路翻新、停车位梳理、外立面改造……这是记录在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河坊、定安路、柳翠井巷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清单上的一部分。

清波街道地处吴山脚下,人口、住宅“双重老龄化”,和周边景区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房子均为2000年以前建造,很多居民是老年人,民生设施老旧的短板逐步凸显。”清波街道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改造还专门聚焦特殊群体进行基础设施升级,“尤其是针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我们建设了一系列无障碍设施,方便老人出行。”

例如,在有多级台阶的幸福邻里坊安装轮椅升降台并加装电梯;对符合加梯条件且居民意见统一的楼幢进行加装电梯;增加无障碍停车泊位、调整缘石坡道……

改造基础设施,是改善居住环境的第一步。在杭州,越来越多老旧小区正在“焕新”,呼声很大的停车难等问题也是旧改的关键点。

西湖区西溪街道求智社区文二新村配建的非机动车棚(库)存在违规隔断等问题,为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安全防范能级,文二新村对非机动车棚进行了改建——将开放式非机动车棚移位至不影响通行的场所位置后,腾挪出的空间既保障了畅通,还增设了60余个机动车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基础设施强板补链,让小区从“老旧破”到“新靓美”,宜居家园正越扮越亮。

公共服务升级 “里子”更暖了

缺乏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是老旧小区难解的题。市建委给出了解题思路——坚持“存量+增量”改造,因地制宜植入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全力打造全龄友好场景。

“一方面,我们以国家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工程建设试点为带动,通过新建、改建、既有空间复合利用等方式,新增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另一方面,鼓励引导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盘活存量用房用于当地养老托幼等配套服务。”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个个温暖美好的“一老一小”场景逐渐“解锁”。

西湖区文新街道阳光社区高教新村、华苑公寓的居住人群以新杭州人为主,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外地老人”。“这些老人大多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所以小区改造出的空间主要用于‘一老一小’。”文新街道工作人员介绍,改造后,社区新增2处室外球类健身场地和2处儿童活动场地,打通2条小区环形游步道,翻新2处休憩景观亭及廊架,打造317.8平方米的托育机构配套用房,活动空间不再局促。

而在萧山区城厢街道,街道主动腾出办公区域、精简办公面积,将原本的党群服务中心重新规划布局,设置自习室、活动室、共享茶室、居民议事厅、民族工作室等休闲区域,500平方米全部用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努力打造成群众“愿意来、喜欢来、还想来”的温馨家园。

品质服务全面提档,让居民从“没地去”到“就近享实惠”,幸福生活款款而来。

(原标题: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实事提前“交卷”)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昭奕 通讯员 杭建宣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